《一地雞毛》:生活處處是煩惱,很多都是你自找的

《一地雞毛》:生活處處是煩惱,很多都是你自找的
value101 2024-08-02 檢舉

 

 

夫婦倆這下子怒火中燒,覺得被利用了,對鄰居家的感激之情也降下來了。

小林晚上第一次留下了淚,還扇了自己一耳光,罵自己怎麼這麼沒本事,不會混。

這就有些自找煩惱了。無論怎樣,孩子進了這個自己想方設法也進不去的幼兒園,理當感激鄰居。而且就算他們是為了給自己孩子陪讀,才給他們名額,這本來也不是什麼壞事,只是鄰居沒有直接表達出來而已。

有時候煩惱正是因為自己把事情往壞處想,寧願陷在情緒的內耗裡,而不願接受事實。

 

04

秋天來了。他們的一大煩惱也來了。

這煩惱不同於孩子、豆腐、換單位的事情,而是和大白菜有關。

因為買大白菜有補貼,很便宜,每年他都要排隊買很多回去。排隊時老擔心輪到自己已經賣完了。

可是買回去的大白菜,天天要晾曬,翻動,晚上要收起來,累得很。一開始還捨不得吃,最後只剩下一棵棵的小棍棍,吃起來味道也不好。

 

每到第二年春天,夫婦倆面對著一堆小棍棍發誓,等秋天來了再不買大白菜。

可是一到秋天,看著一堆堆白菜那麼便宜,還有政府補貼,別人家一車一車推,自己不買又感到吃虧。

小林受夠了這種矛盾焦慮的心理折磨,今年秋天,小林下定決心,堅決不買大白菜。可是堅持了三天,他又加入了買冬貯大白菜的隊伍裡。

原因是單位可以報銷,夫婦倆兩個單位加起來一共可以報銷五百斤。他們覺得不買白不買,當然不是自己意志不堅定。

買回來,小林想到要伺候它們,心情不好。

 

內心卻還覺得這麻煩是報銷引起的,而不是自己引起的。

可是不想要這個麻煩,卻因為受不住報銷的誘惑不得不承受這個麻煩,歸根結底,還是自己引起的,將責任推給外在原因,非但不能結束麻煩,只是給自己找了個藉口而已。

 

05

受同學小李白所託,小林下班後在街上賣起來了鴨子。

 

一開始小林很害怕,覺得這事很沒有面子。小李白勸他要掙錢就不要面子,

 

賣了幾天,小林覺得覺得挺不錯,也不耽誤上班,小李白每天給他二十元。可惜小李白只讓他幹十天。

第九天,小林賣鴨子時遇到了辦公室的處長。處長見到他眼睛瞪得很圓,他感到很不好意思。

第二天處長找他談話。小林做好了準備,想好了要怎麼應付領導。他已經不覺得自己賣鴨子有什麼不好。但他學到了什麼是“成熟”,和領導說話,不能說實話。

 

“在單位就要真真假假,真亦假來假亦真,說假話者升官發財,說真話倒霉受罰。”

他在處長面前解釋自己賣鴨子的事說自己恰好在賣鴨子的同學那玩,試了試賣鴨子,碰到了領導,自己沒有真的在賣鴨子。

領導就讓他以後別這麼玩了,要維持國家幹部的形象。

這事就這麼過去了。

 

查水錶的老頭來找小林。這一次他不是來查水錶,而是有事找小林幫忙。

這事是老頭老家的縣領導委託的,有一個他們縣的批文被壓在小林單位裡,一直沒有下來。

老頭問小林這事好辦嗎?

小林這會子也不像以前,實話實說,而且滿口答應。“能幫忙先說不幫忙,好辦先說不好辦。這才是成熟。”

 

這事本來也不難,但小林對老頭說,這事不好辦吶。裡面怎麼怎麼不容易之類的。

老頭表示理解其中的難處,讓小林得幫幫忙。

老頭最後留下一個微波爐走了。

一開始小林覺得幫個批文,收個微波爐,不太合適。

但老婆用起了微波爐,烤白薯、烤雞之類的,小林吃得很高興。

小林心想,“看來改變生活不是沒有可能,只要加入其中就行了。”

加入其中,學會混,就是逐漸失去真實的自己,完全符合世俗的規則行事,放棄自己的思考,這樣可以更容易得到生活所需。

 

三歲的孩子在幼兒園因為就自己沒給老師送禮,害怕去上學。

夫婦倆知道了後,找遍了北京城裡,終於買到了其他家長給老師送的炭火,送給老師。孩子這才開開心心地去上學。

送完禮,一家人的情緒也好起來。

小林那晚喝了啤酒,對老婆說:“其實世界上事情也很簡單,只要弄明白一個道理,按道理辦事,生活就像流水,一天天過下去,也蠻舒服。”

 

小林明白的道理,其實只是被世俗的規則同化了。

 

06

小林夫婦的生活應該會一直這麼過下去。表面上是煩惱越來越少了,越來越順當,物質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但更深處是心靈變得越來越麻木。

小林已經學會了不去面對真實的自己。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善心也漸漸失去。

他喜歡看世界杯足球。那一次四年一次的世界杯終於來了。轉播在半夜,他本來心情好,想熬夜看場世界杯,卻被老婆一頓大罵,說他明天要拉蜂窩煤,看什麼世界杯。

他也就作罷。

第二天單位的一個年輕同事問他世界杯的事,他很惱怒地回應人家,說自己從來不看世界杯。倒把同事嚇倒了。

他小學的老師因病去世了,老師的兒子寫信給他,告訴他這件事。那個老師是他的恩人,他小時候貪玩掉進冰窟窿裡,老師把他救起來後,不但沒有責備他,還將自己的棉襖給他披上。

 

他一直記著這件事,對老師充滿感激。看到信後,他傷心了一天,但回到家裡,面對著一堆大白菜,他就把老師的事放一邊了。

“死的已經死了,再想也沒用,活著的還是先考慮大白菜為好。”

不是不要考慮大白菜,生活中柴米油鹽的事情自然需要去處理好。但以考慮大白菜為藉口,丟失人的本心,可能終有一天變成了麻木的“空心人”,才會發現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柴米油鹽的煩惱,人人都有,看到了很多煩惱都是自找的,去接納自己,和自己和解,很多煩惱也就消失了。

而順從外界,隨波逐流,換來一部分煩惱的表面解決,卻迷失了自己,不敢做真實的自己,或許是人性最大的悲哀。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