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人深省的“鳥籠效應”:你什麼都捨不得扔,還談什么生活質量
從復雜回歸簡單,讓內心重回純粹。
1907年,詹姆斯教授從哈佛大學退休,同時退休的還有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
一天,兩人打了個賭,詹姆斯對卡爾森說:“我一定會讓你養上一隻鳥的。”
卡爾森不以為然:“我不信!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
後來,在卡爾森生日的時候,詹姆斯送給他一個精緻的鳥籠。
每當有客人到卡爾森家,看到空蕩蕩的鳥籠時,幾乎都會問:“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
卡爾森一開始還耐心解釋:“我從來就沒有養過鳥。”
問的人多了,卡爾森不勝其煩,於是乾脆買了一隻鳥。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鳥籠效應 ”:
假如一個人擁有一隻籠子,他大概率會再買回來一隻鳥,而不會把籠子丟掉。
到了最後,人反而成為籠子的俘虜。
生活當中,“鳥籠效應”屢見不鮮。
我們總在不停地追逐,最終被物質俘獲,活得不堪重負。
01
曾在知乎上,看過一個網友的故事。
網友的母親是個囤積狂,抽獎贈送的劣質耳機、裝喜糖的蕾絲抽拉袋子、過季的毛衣,十幾年都沒有翻過的舊雜誌,她一樣都不捨得丟。
她曾多次想清理掉一些沒用的東西,卻總是被母親阻止。
她很無奈,只想趕快逃離,可不曾想,她上大學後,自己的臥室竟然也被佔用了。
原本屬於她安靜溫馨的臥室,後來堆滿發黃的白色T卹、廉價的絲巾,儼然變成了一個雜貨舖。
家中囤積的東西太多,不僅讓環境變得凌亂,也給生活帶來不少麻煩。
有一次,她在外地辦事需要護照編號,她讓媽媽幫忙找下,母親翻箱倒櫃找了半個多小時,最後很煩躁地說“沒找到”。
她因為著急辦事,就說了母親兩句,兩人最後不歡而散。
她說,每次回家,都像是進了一個垃圾場,一說讓母親清理物品,兩人又要吵架。
可能有很多人,都像這位母親一樣,總認為什麼都不扔是一種節儉,於是,東西越堆越多,空間越來越小。
當生活空間被擠壓到無從喘息之時,煩惱和焦慮自然撲面而來。
古希臘哲學家埃皮科蒂塔曾說過:
“一個人生活中的快樂,應該來自盡可能減少對於外來事物的依賴。 ”
我們在佔有物品的同時,其實也在被它佔有。
如果總被無用的東西牽絆,那麼幸福永遠遙不可及。
02
很喜歡一句話,什麼都想得到的人,最終什麼都得不到。
有一天,幾位學生慫恿蘇格拉底去熱鬧的集市逛一逛。
學生說:“集市裡有數不清的新鮮玩意兒,您去了一定會滿載而歸。”
蘇格拉底回來後,學生們迫不及待等蘇格拉底分享收穫,蘇格拉底卻攤開空空的手說:
“我此行最大的收穫,就是發現這個世界上原來有那麼多我並不需要的東西。”
很多時候,我們活得不快樂,並非得到太少,而是慾望太多。
生活的豐盈,需要不斷做減法,在留白中尋找到真正的心之所向。
作家寬寬在35歲那年,和丈夫一起從北京搬到大理定居。
兩人準備將多餘的物品送人,篩選打包之時,她不由得感慨:
“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和錢,買來許多不需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