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工作心累的秘訣:適度“冷漠”
有句話說得好:“工作中最大的累,從不是工作本身,而是不得不與身邊的各種人和事周旋。”
細細想來,的確如此。
為了工作不出紕漏,恨不得事事一肩扛起,哪怕是別人的工作,也要親力親為,到頭來非但換不來感激,反而拖垮了自己;
同事領導的三言兩語,便亂了自己的心緒,忍不住四處澄清,可旁人卻未必信你;
目睹他人身處不幸,情緒便開始決堤,妄圖拯救別人於水火,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於是又開始自責不已。
在工作中,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投入太多感情。
可過度的熱情不僅於工作無益,反而會吞噬我們的能量和精力。
工作越久越發現,適當保持冷漠才是職場最好的通行證。
在《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一書中,作者分享了她好朋友曉雯的故事:
曉雯是個十足的工作狂,常常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
除了吃飯睡覺,便是不停地寫報告、見客戶、做方案,每天忙得像個陀螺一樣。
身為部門經理,照理說很多工作都可以分配給下屬,但是曉雯從來不這麼做。
因為她對部屬的能力不放心,希望每個環節步驟都由自己親自監督。
有時下屬做的方案達不到她的預期,她乾脆就自己上手完成。
慢慢地,越來越多下屬工作都落到了她身上,忙碌成了家常便飯。
而下屬也都習以為常,就算她忙得焦頭爛額,也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然而,曉雯的工作業績卻沒有因此提升,反而因為常常加班熬出了胃病。
職場中,或許有不少人也和曉雯一樣,以為一心低頭做事,就是努力;以為事事親力親為,就能增值。
可是,一味地忙碌並非衡量工作價值的標準,反而是壓垮身心的稻草。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留白效應:說的是在整幅畫中適當留下空白,給人以想像的餘地。
工作中,留白也同樣重要,適當地給自己留白,才能讓人有喘息的時間,讓工作更張弛有度。
過剩的責任感,不但無法提升效率,反而會讓自己身心俱疲。
工作講的是團隊協助、同舟共濟,而非一場單槍匹馬的戰役。
懂得借力協作,各司其職,才能有效提升工作的效率。
就像那一句:“一人撐船船難行,眾人劃槳渡長江。”
不必事事躬親,學會剝離過度的責任感,才能把不屬於自己的事,歸還給別人。
不越俎代廬,把自己的高標準強加於人,方能事半功倍,擁有良性協作的工作氛圍。
網路上曾做過一項調查,試圖探究職場人的壓力來自何處。
調查結果顯示,在各項壓力中,人際關係這一問題高居榜首。
有65%的受訪者坦言,都曾因為別人的一句無心之語,就陷入內耗。
想起楊天真在《奇葩說》中,曾說過的一句話:“在工作中要有渣男心態,不在意老闆和同事的評價,才會在工作中舉重若輕。”
早年的她作為經紀人,因為危機處理能力強,有一段時間,一度被同事們認為是個心機很重、手段很多的人。
為此,她感到非常苦惱。
她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只是想要趕快解決問題,卻成了眾矢之的。
起初,她也很是介懷,極力向大家解釋,試圖證明自己並非如此。
但她越是解釋,別人越覺得她不夠坦然,對她的誤解也越深,那些難聽的聲音只增不減。
漸漸地,她開始學著釋懷,不再去理會外界的流言蜚語,而是把時間和精力都專注在工作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