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開竅最快的方式:讀好書、明人性、提認知
網路上看到一句感慨:有時會覺得好無力,這輩子聽了那麼多道理,為什麼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這應該也是當下多數人的困惑所在:
你明知道人得練得一技之長才能活出底氣,卻還是無法沉下心來深耕學習。
你很清楚只有管理好健康才能走得更遠,卻仍是改不了糟糕的習慣和作息。
這種想得明白卻又屢屢做不到的狀態,就像在做不斷地自我拉扯,確實令人備感痛苦。
但其實,我們之所以會陷入這樣的處境,根源在於獲取「道理」的方式出了問題。
知道,不等於悟。
想要擺脫迷茫,習得“真知”,你需要從做好這三件事開始。
知識就是力量,是句人人耳熟能詳的名言。
為此,多讀書總歸是有好處的,也成為大家深信不疑的生活理念。
就算工作忙碌,很多人還是不羞於投入大量精力,見縫插針地聽取各類課程。
但奇怪的是,讀的書越多,卻只是讓人變得越來越浮躁。
閱讀一篇文章,一旦感覺內容太長,你就會失去通讀的興趣,只挑加粗關鍵字看;
聽一則講解視頻,一分鐘內get不到重點,你就會沉不住氣,開啟倍速模式。
即使是真的學完了,要嘛讀了就忘,要嘛學了卻又不會運用....
何以如此?
從神經科學的角度解釋,當一個人在做大量閱讀而不思考時,雖然神經元密度增加卻欠缺了條理性,從而導致大腦關聯分類能力下降,無法進行深度學習。
恰如叔本華所說:“太多的精神食物會塞滿和窒息我們的頭腦。”
好學固然可貴,但只有擺脫對閱讀數量的追求轉而關注質量,才能真正啟智明智,助益人生。
詩人馮唐小學入門讀的是近代詩詞,中學後便轉而攻讀唐詩宋詞、四書五經等傳統文學。
這些書,正是他源源不絕的寫作泉源。
作家馬伯庸自小就對歷史充滿好奇心,但他讀書不會拘泥於從頭讀到尾,而是更重視細節資料。
他後來能寫出許多令人驚嘆的歷史小說,也正是得益於他用「小視角」看「大歷史」的習慣。
書,並非讀得越多越好。
特別在這個資訊爆炸、AI盛行的時代,我們更需要時常提醒自己,不要濫讀書,要讀好書。
一是發揮主觀能性閱讀。
閱讀很重要的意義,在於它能讓你的個人真理變得有彈性,藉此走出傲慢與偏見。
但書本只是一個客體,它是為讀書者服務的。
看一個人是否懂讀書,關鍵就看他是否懂得結合實際去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二是帶著思考力讀書。
許多劣質的書籍容易受到歡迎,是因為它從低層次上迎合了讀者的心理需求。
盲目跟風,只會把自己的頭腦變成他人訊息的跑馬場。
要學會做一個淘書者,選擇有深度的經典書籍作為精神食糧。
三是堅持精讀細讀書。
好書往往不好讀,考驗的不僅是你的文學鑑賞力,更是延遲滿足能力。
感覺看不進去時,請給自己一些時間和耐心,多讀多記多領會。
當你細讀慢品完一本書,並終於學有所悟時,就會知道,讀書之樂,貴在求之有恆。
有沒有發現?成年人的世界,最怕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很多時候,你的出發點明明是好的,可現實總會與你所想要的背道而馳。
你盡力照顧家庭,希望經營出一個溫馨美滿的家,結果不但得不到理解,反而處處引發矛盾。
你做事認真負責,總不遺餘力扛責任、想對策,結果不但沒人感謝你,還常常被人落井下石。
面對無奈的境遇,你困惑又難過,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事實上,爭論是非對錯並沒有什麼意義,一切不過都是人性使然。
與人打交道,如果你不懂得洞察對方心理,那多做多錯就是必然的結局。
認識一位朋友,在孩子讀高中時辭了職,當起了陪讀媽媽。
為了保障孩子學業,她對孩子每天的學習時間都做了嚴格安排,卻一直不見孩子成績有起色。
一次心急之下,她忍不住對孩子抱怨,說為了你我工作都辭了,你怎麼就不能爭點氣?
誰知道孩子竟直接丟下一句話:“那我拜託你別再管我了,你這樣做我只會感覺壓力山大。”
這件事,讓朋友備受打擊,嘆息自己含辛茹苦養了個白眼狼。
但換位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會有此反應其實不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