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無知,越喜歡做這件事,毀掉子女的一生卻不自知
最近,刷到一則影片。
雖然只是一則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新聞,卻引發無數人的同理與討論。
上海,一家蛋糕店內。
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興高采烈地夾起3個甜甜圈放到托盤裡,並回頭對媽媽說:“媽媽,我要買3個!”
孩子眼裡亮著光,手舞足蹈地期待媽媽結帳。
不料,媽媽冷著臉掛掉電話,眉頭緊蹙,語氣冰冷:“你買這麼多乾嗎?一個人吃得完嗎?”
孩子眼神黯淡了一些,卻還是小心翼翼地出聲辯解:“我一個,媽媽一個,爸爸還有一個……媽媽上班很辛苦。”
不等孩子說完,媽媽直接打斷:“我不愛吃,爸爸也不愛吃,就你喜歡吃。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吃吃!知道大人賺錢多難嗎?”
孩子眼裡的光暗了下去,小嘴巴嘟起,一臉委屈:“好吧,那我放回去。”
在孩子把甜甜圈放回去的間隙,媽媽又接起電話,完全沒有註意到:
此刻孩子的沉默,無聲卻振聾發聵。
原來,她只是想買個麵包安撫忙碌又焦慮的媽媽。
然而,媽媽回饋她的,卻是指責和誤解。
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透過螢幕,許多網友從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當你想跟父母分享一些覺得很開心的事時,TA一邊表現得很冷漠,一邊說這有什麼好開心的?
當你告訴爸媽自己想要實現一些目標的時候,TA就潑冷水:就你?還是算了吧!
那感覺就好像是熱臉貼了冷板凳,要多掃興有多掃興。
明明出發點是好的,但到了父母這裡,就變成了「不懂事」「不成熟」。
於是,在漫長的你來我往中,我們不再懷抱期待,拒絕夢想加持,心中的熾熱也在父母的指指點點中湮滅消散。
記得一位網友說:
「能擁有不掃興的父母,已經打敗了90%的家庭!”
這句話看似誇張,其實道出了無數人的心聲。
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不會跟孩子好好說話。
正如一位教育學家所說:
“擁有不掃興的父母,是當代年輕人最值得炫耀的奢侈品。”
掃興的父母,到底「掃」了誰的興
曾在《讀者》雜誌上看過一篇文章—— 《掃興的父親》 。
《讀者》2024年第4期
女兒買彩券中了600元,於是打視訊電話和家人分享。
媽媽比女兒還驚喜,連連感嘆孩子運氣好。
媽媽的開懷大笑,引來了爸爸。
結果,爸爸陰沉著臉說:
“有什麼好高興的,這是賭博,你看著吧,中了600元,以後不知道要輸進去多少。”
縱然隔著螢幕,女兒還是感覺到了空氣的凝固。
她十分委屈:
「不過是偶然的幸運,我爸就預設了我是沒有自製力的賭鬼,他這番話讓我瞬間覺得,這600元不是幸運的獎賞,而是通往罪惡深淵的門票。”
從小生活在父親的「掃興」中,習慣被一句話主宰情緒的女兒,在日漸獲得的「不配得感」中長大,並開始重蹈覆轍。
起初,女孩並未察覺自己的異樣,直到一次和弟弟的對話被丈夫聽到。
那次聊天,弟弟很開心地跟姊姊分享他的大學生活。
弟弟分享社團生活,姊姊說不要耽誤學習;
弟弟說自己學了一樣樂器,姊姊轉而問他花了多少錢;
聽完,丈夫十分理性地說了句:“你怎麼這麼掃興。”
女孩這才如夢初醒,恍然大悟,繼而號啕大哭。
「我難過的原因不是老公這樣說我,而是我意識到,曾經傷害我的那根刺已經復刻到自己身上,我開始刺痛別人。”
是啊,父母和孩子是至親的關係,當孩子覺得很開心,但是父母卻不支持,甚至出言反諷,就會把看見和看不見的情感消耗殆盡。
父母過得不快樂,孩子不敢獨自幸福。
在這種教育模式下成長的孩子,一生的精神世界都是貧瘠且荒蕪的。
更有甚者,會像上面提到的女孩一樣,把自己曾經的痛苦經歷再加註到其他人身上。
周而復始,惡性循環。
無獨有偶,前陣子Tik Tok博主@jiaoying summers發布的一則母女對話的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
影片中,女兒對著鏡頭說:“媽媽說我是個小丑女孩,但是媽媽你知道嗎?在美國,黑皮膚是很美的。”
媽媽用懷疑和戲謔的表情反問女兒:“那……你是個美女了?”
接著,媽媽說:“我從來不認為你是個美女,你的皮膚很醜,嘴唇是'豬油嘴'。”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失望性情感隔離」 。
它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當一個人經歷過多次失望後,為避免進一步受到傷害,會刻意遠離對方。
不管是成人世界,或是孩提時代,都存在著這種主動切斷情感連結的行為。
尤其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如果父母一遍遍打壓,一次次掃興,將孩子越推越遠,那孩子長大之後,會選擇主動與父母疏遠。
所以,當很多父母不斷抱怨「孩子和我不親」時,不妨回頭看看:
那些年,當孩子一次次敞開心扉的時候,你又是如何掃興地回應的?
逐漸長大的年輕人,重新學習怎麼跟人打交道
去年,在萬聖節COS那英爆火的網紅這英,在一條熱搜上待了很久。
#這英被父母掃興了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