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和弟子8段對話,能解所有的迷茫和焦慮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收拾心情,放下過去,才能擁抱未來。
05
關於做事
弟子曰: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陽明曰: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譯文:
弟子說:做事之前,思路感覺很清晰,規劃的也很好,但是開始做事之後,就發現事情和自己想的就不一樣了。
先生說:只靜心思考是沒用的,在事情上磨煉自己,一個人才能慢慢做事條理沉穩。
洞見君說: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
一個人學了很多的游泳技巧,卻總是站在岸上,那永遠學不會游泳。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容易犯眼高手低的毛病。
想的很簡單,做起來卻發現完全不是那個樣子。
理論和實踐畢竟不同,在不斷思考的同時,不斷踐行。
知行合一,用行動校準認知,用認知調整行動。
相輔相成,表里相依。
一個人才能真正把事情做成,把事情做好。
06
關於自律
弟子曰:己私難克,奈何?
陽明曰: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譯文:
弟子問:面對慾望,我總是無法控制自己,管住自己,怎麼辦?
先生說:一個人有完成自己的心,才能克制自己,能克制自己,才能成為自己。
洞見君說:
刷短視頻,吃垃圾食品,熬夜追劇。
我們總是沉迷於低級的快樂,在慾望中沉溺無法自拔。
一次次下定決心改變,一次次失敗頹然。
整日迷茫焦慮,卻始終一事無成。
慾望讓人沉淪,自律讓人躍遷。
而自律的前提,是要有“為己”之心。
你要知道自己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知道自己的目標,找到自己的位置。
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一個明晰了自己的志向的人,才能真正擺脫低級的快樂,擁有自律的人生。
07
關於內耗
弟子曰:作文字不免費思,作了後又一二日,常記在懷。
陽明曰:文字思索亦無害。但作了常記在懷,則為文所累,心中有一物矣,此則未可也。
譯文:
弟子問:文章寫完了,但是卻依然掛在心裡,總是思來想去,覺得有些地方寫得不夠好。
先生說:總是裝在心裡,會為文所累,過去的事情,要學會放下,清空自己。
洞見君說:
生活中我們經常有這樣的問題,事情明明已經過去了,還是不斷在腦海裡上演。
事情明明沒有發生,卻擔憂焦慮。
在內耗中,白白消磨當下的時光。
唯有把心裡的事情清空,一個人才能擺脫內耗的煩惱。
王陽明說: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餓了就吃,困了就睡,活在當下,這才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
在腦海裡劃分出不同的抽屜,把不同的事情裝進去。
一旦一件事完成,就關上相應的抽屜,然後專注下一個抽屜。
事來則應,事過不留,活在當下,才能保持內心的寧靜和清明。
08
關於讀書
弟子曰:看書不能明,如何?
陽明曰:凡明不得,行不去,須反在自心上體當。
譯文:
弟子問:看書看不懂,怎麼辦?
先生說:凡是不能明白的,需要返回自身,從自己心上體會。
洞見君說:
羅振宇認為,讀書有兩種方式。
不會讀書的人把書當成山,自己去爬山,過程中關心的是,這座山我爬了多少。
這樣的人一知半解,讀再多的書,也無法化為自身的養料。
會讀書的人,則是把自己當成山,用書來爬自己。
用書裡的火把,映照自己,發現自己,繼而點亮自己。
王陽明先生說的就是第二種。
當我們在書裡,找到了和自己內心應和的東西,書籍才能真正化為自己的血肉。
書籍才能成為照亮自身的燈塔,才能成為通往未來的渡船。
▽
人生路遠,各有迷途。
王陽明和弟子的對話,發生在五百年前,但是如今讀來,卻依然受益匪淺。
工作的方法,內心的焦慮,憤怒的情緒……
生活中那些想不通、看不透,解決不了的問題,在這裡都有答案。
點個贊吧 ,讀懂陽明先生的智慧,在你迷茫時指明方向,在你焦慮時送去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