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太“正確”,是一個人痛苦的根源

活得太“正確”,是一個人痛苦的根源
value101 2024-05-14 檢舉

 

很多人感到內耗,其實根源是“正確觀念”與“內在感受”的不匹配。

 

今天想來聊聊這1種內耗,究竟怎麼消耗我們,我們又怎麼走出來。

 

01

內耗

背後是我不願意

 

朋友小a,最近很煩惱。

 

幾個月前,她入職了新工作。

 

為一件小事,她陷入了糾結。

 

與同事一起用餐,往往會花比較久的時間。

 

吃完飯,回來都沒有午休的時間。

 

但她又覺得一個人吃飯,會顯得有點孤僻,不合群。

 

於是,就總跟著同事去吃飯。

 

但每次回來都有點累,工作也打不起精神。

 

去還是不去?這樣的糾結讓她內心異常消耗。

 

小a告訴我,她內耗的原因來自於,似乎做了正確的事,但卻並不開心。

 

小a說,讀書時她就不太擅長社交。

 

週末,頂多和閨蜜壓壓馬路,聊聊天。

 

但進入社會後,會擔心自己太閉塞,太孤僻。

 

父母也不停念叨:

 

“職場上要和別人搞好關係,不要顯得太孤僻。”

“和人搞好關係,你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這會讓她感受到

 

“我必須要變得social一點,才能更好的生存。”

 

午休時,同事都會聚一起聊天,她很想休息,卻也覺得一個人行動,有點奇怪。

 

而她之所以無法表達不願意,來自於她的自我不一致性。

 

心理學家羅傑斯,提出自我不一致性指的是,一個人的自我形象與他內在的經驗不一致:

 

比如

她的自我形像是一個social的人。

但內在體驗卻是:跟這些同事沒有那麼多共鳴,有這時間,我只想睡覺。

 

當她想遵循內在體驗,拒絕他人的約會時,就會與這個形像有衝突。

 

但如果她繼續與形象行為一致,和同事聊天,她又會很痛苦。

 

而這種不協調的根源則來自於價值條件化。

 

比如孩子只有作出被他人認可讚許的行為,她才能得到撫養者的關注與愛。

 

我只有積極交朋友,才能得到父母的愛
我只有懂事聽話,父母才喜歡我

我只有成績優秀,才能被關注

 

久而久之,孩子長大後,評估一個體驗積極或消極,不來自於它帶來的內在體驗,而來自於他人賦予這件事情的價值。

 

就像小a,她想拒絕那些聚會,但外界的聲音告訴她,只有多交朋友,在社會上才是有價值的。

 

父母從小就會教育她:

 

“只有擁有足夠多的人脈的人,才能在社會上有出路。”

 

還在讀大學的時候,她媽媽就會要求她,

”你一定要去主動聯繫那些同專業的,成績很好的同學,這會對你的前途有幫助“

 

儘管小a感覺,很尷尬,跟這些人根本聊不到一起去。

 

但內心還是植入了父母的這些觀念。

 

這些聲音,讓她充滿恐慌,擔心不去的話,就沒有人脈。

 

02

內耗

背後是我想成為我自己

 

朋友小f,也是被觀念綁架的人。

 

小時候,小f就被父母教導,要做一個懂得分享的好孩子。

 

她的父母會習慣性地,不經過她的同意,把她的玩具送給其他小孩。

 

小f常常因此崩潰大哭。

 

每當這時,父母只會不耐煩地說

 

“你有這麼多玩具,送幾個給弟弟妹妹,怎麼了?”

“你這麼小氣,以後不會有人願意跟你做朋友”

 

崩潰過幾次之後,小f也就麻木了:

 

“反正我不管怎麼哭,也沒人在意我的感受,我不如順從他們,裝的大方一點。”

 

成年後,她習慣了這種扮演,也認可了父母的觀念,只有大方無私的她才會有人喜歡。

 

在職場上,只要有同事需要,她總會盡量幫忙,不然就責怪自己自私。

 

這讓她自己的工作,常常做不完,得加班才行。

 

有時,她心情不好,不想回复朋友的消息,但又想起父母劈頭蓋臉的指責:

 

“你要懂得去照顧別人的感受”

 

於是,哪怕心情再難受,她也會即時回复消息。

 

於是,哪怕心情再難受,她也會即時回复消息。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