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大的安全感
人的能力是會生根的。
中國有句古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行至中年,經歷了許多,也看透了許多。
以前總覺得人生的安全感來自於認識了多少名人,擁有多少物質。
如今才驚覺,外界帶來的安全感,最為脆弱。
只有自己創造的安全感才是最實在的。
01
銀行卡的餘額
王爾德說:
“在我年輕的時候,曾經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發現確實如此。”
行走人生幾十年,終於明白,錢能夠解決這世上90%的問題,剩下10%的問題,即使解決不了,也能用錢緩解一些。
作家豫章有個朋友是室內設計師,曾給不少名人做過豪宅設計,收入不菲。
工作之餘,他到處旅遊,住星級酒店餐廳,請朋友吃喝玩樂,工作了十幾年,基本沒什麼積蓄。
豫章曾提醒他,年紀越來越大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還是攢點積蓄在手裡才有安全感。
但他卻不以為然,還反過來勸告豫章:“人生苦短,錢存在銀行就是一張紙,只有花出去才是自己的。”
直到他母親突發腦梗躺進ICU急需用錢,看著銀行卡空空如也的餘額時,他才意識到錢到用時方恨少。
沒辦法,他只能硬著頭皮向周圍的人借錢,然而大家都不相信,他一個知名設計師連母親看病的錢都拿不出來,還有人冷嘲熱諷。
這一刻,他才徹底體會到,沒錢的難堪,存錢的重要。
湯若無鹽不如水,人若沒錢不如鬼。
銀行卡中的餘額越少,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就越難以抵禦。
兜里有錢,才有底氣面對人生路上的無常,消解生活帶來的煩惱和痛苦。
要相信,你攢下的每一分錢,都是遮風擋雨的傘,會給你和家人最充實的安全感。
02
健康的肌體
周國平曾說過:“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顆寧靜的靈魂,你就是快樂,你就是一個幸福的人。”
環視周遭,不管是個人,還是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情況屢見不鮮。
生活最殘酷的真相就是:幸福與不幸之間,只隔著一場大病。
2016年,網易新聞客戶端創始人,張銳突發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
去世5年前,他還和朋友一起創立了移動醫療企業春雨醫生。
當時,移動醫療是冷門行業,但張銳敏銳的察覺到,十年內移動醫療一定會是風口。
為此,他不僅每天熬夜加班解決技術問題,還經常酒局應酬拉投資防止資金鍊斷裂。
重重的壓力,讓他陷入了極度焦慮和高度緊張的狀態,身體日益滑坡。
可他為了早日把企業做大,對身體出現的各種預警視而不見,仍舊不停地透支自己的身體。
直到勞累過度倒下,永遠的離開這個世界,只留下家人肝腸寸斷。
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出現,不少移動醫療企業乘風而起,身價猛增,可張銳再也沒有機會看到。
叔本華說:人類所能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身外之物。
年輕時,熬夜加班,通宵娛樂,胡吃海塞,對小病症毫不在乎,以為大病永遠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
直到住進醫院才知道,世上最貴的房是病房,最貴的床是病床。
人到中年,善待身體,就是賺錢;活出健康,才能給家人依靠。
把身體照顧好了,你才有力氣接住人生的驚喜和老天的恩賜。
03
腦海裡的書籍
作家張恨水說:有書讀,就有希望,有了書,路就會在腳下延伸。
生活難免會讓人感到疲憊,但只要你願意,總有一本書,可以消解人生的苦,給足你精神上的安全感。
博主@allen 講過一個故事。
他28歲時才轉行做互聯網,當時很多前輩嘲諷他,“這一行,30歲就到頭了,28歲才做這一行,還是個初學者,糊塗啊!”
慢慢地,他也陷入了“轉行焦慮”,正在他掙扎要不要繼續時,偶然在機場書店看到《月亮與六便士》。
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是英國的富裕中產,有漂亮的妻子、可愛的孩子,卻在結婚十幾年後離家而去,僅僅為追逐四十多歲才開始的夢想。
他找到了共鳴,找到了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古人常說,書猶藥也,可以醫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