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中年人養生,最便宜的四味良藥
心勞則百病生,
心靜則萬邪息。
《東坡志林》裡記載了一個故事。
宋朝文人張鄂,有次拜訪好友蘇軾,向他請教養生的方法。
蘇軾想了想,寫下四味良藥:早寢以當富,安步以當車,晚食以當肉,無事以當貴。
保持清心寡欲,養成良好的飲食起居習慣,是滋養身心的不二法門。
人到中年,行至半坡,每天勞心勞力,身體也漸不如前。
想要活得健康長壽,其實並不需要多麼昂貴的保養。
只需從點滴做起,把日常作息調整好,就是最便宜最有效的養生之道。
1
早寢以當富
英國生物庫做過一個研究,他們通過對50萬人進行調查研究,得出結論:
晚上不睡早晨起不來的人,比早睡早起的人死亡風險高出10%。
中年以後,生活壓力不斷增加,我們經常拼命加班熬夜。
但睡得太晚,往往會讓生命的能量加速衰退,使得精神越來越差,最終拖垮身體。
蘇軾曾在寫給朋友的信中提到:“養生亦無他術,獨寢無念,神氣自複。”
一個人只有保持充足睡眠,才能調養精神,更好地恢復自身的元氣。
作家張昕講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她當初在出版社工作的時候,是圈子裡有名的工作狂。
“每天少睡一小時,人生就多活1/24”,是她常掛在嘴上的人生格言。
有段時間她趕著出新書,沒日沒夜地趕進度。
連續三週,她每晚都頂著黑眼圈,熬到凌晨三點才上床睡覺,六點多就起床。
結果有天工作的時候,她突然咳出了一攤鮮血。
嚇得她趕緊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長久熬夜,導致免疫力紊亂,從而引發的肺病。
出院之後,她馬上做出調整,開始早睡早起。
每天再忙,都堅持22:30之前上床,保證7個小時的睡眠。
堅持了幾個月後,她的病徹底痊癒,身體和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好。
英國哲學家洛克說過,自然給予人們的甘露就是睡眠。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台忙碌的機器,超負荷運行,只會縮短它的生命週期。
唯有以充足的睡眠來滋潤和保養,它才能長久地運轉下去。
睡好了下半夜,方能過好下半生。
早點睡覺,多為身體充電,把身心調成飽滿的狀態,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善待。
2
安步以當車
民間有句老話:“百練走為先。”
勤走路,可以鍛煉腿部肌肉,疏通經絡,還能增強心肺能力,提高人體免疫力。
用步行來替代乘車,保持適當的運動,才能遠離疾病,延年益壽。
蘇軾在黃州時,就養成了每日清晨快走的習慣。
他在文章裡說:
晨興疾趨必十里許,氣損則緩之,氣勻則振之,頭足皆熱,宣通暢適。
久久行之,當自知其妙矣。
每天早上,他一定要步行十里左右,氣喘得厲害就慢下來,緩過來以後再繼續前行。
走完全程後,頭上出汗,腳心發熱,血脈流通,四肢舒暢。
在日復一日的行走中,他鍛煉出了一副強健的體魄,這也讓他有足夠的精氣神,熬過生活的難關。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說:行走,是最好的藥。
堅持步行,就是在為自己建立健康屏障,阻止病魔侵入,抵禦歲月侵襲。
中國最後的大儒梁漱溟先生活到了95歲,他長壽的秘訣在於多走路。
年輕時,他經常出門鍛煉,每天沿著北海公園散步一圈。
臨老了,也沒有鬆懈下來。
每天早起他第一件事是喝杯牛奶,然後去樓下院子走一走。
甚至晚年生病了,拄個拐杖也要走上百來米。
在步行的加持下,他在90歲高齡時,依然身體硬朗,仍能聲音洪亮地登台講課。
世界衛生組織曾做過研究,結果表明:
步行,是最好的運動,它對身體的損傷最小,且對身體的療愈效果也最好。
不運動不愛走路的人,只會隨著年歲增長,逐漸喪失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