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好的心態:樂觀不如知足,知足不如從容
夏丏尊看到後心酸不已,問他:“難道您不嫌這鹹菜太鹹了嗎?”
弘一法師微笑著說:“咸有鹹的滋味。”
吃完飯,弘一法師倒了杯白開水,很享受地喝著。
夏丏尊皺著眉頭說:“沒有茶葉嗎?這麼淡的白開水,喝得下去嗎?”
弘一法師說:“淡有淡的滋味。”
夏丏尊嘆了口氣,最後問:“您真的不覺得這種日子苦嗎?”
弘一法師淡淡一笑,回答說,有飯吃,有水喝,有屋住,我已經很滿足了。
正是這份知足的心態,使得弘一法師的內心永遠平和,活得通透清醒。
人生本就是酸甜苦辣,百味俱全。
無論什麼滋味,甘於自足,才能歡歡喜喜過好每一個當下。
《菜根譚》中也說,不知足者凡境,知足者仙境。
懂得知足的人,即便身在泥淖,也自在如神仙,活得有滋有味。
成年人的心態,樂觀是標配,知足是高配。
很多時候,所謂快樂,其實都不過是對當下的滿足。
珍惜擁有的一切,過好眼前的生活,你終會收穫屬於自己的幸福。
3
亦舒說過一句話:“花開花落,順其自然。得失從緣,隨遇而安。”
成年人的世界裡,風風雨雨是常態。
想要走出逆境,既要知足常樂,更要學會保持淡然,從容面對挫折與磨難。
《黃庭堅傳》裡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19歲那年,黃庭堅參加鄉試,考取了第一名。
可當他頂著鄉魁的頭銜入京參加科考時,結果卻名落孫山,無緣上榜。
放榜消息傳來,酒席上落榜的人紛紛搥胸頓足,唯獨黃庭堅坦然自若地自飲自酌。
之後他背著行囊,回到家中,依舊不驕不躁,每日潛心苦讀。
3年後他重赴科考,一舉高中。
為官之後,他本以為能一展抱負,沒想到仕途不順,十幾年中他屢遭貶謫。
1095年,因小人所害,他被貶到黔州。
臨行前,很多朋友都為他擔憂,黔州位處巴蜀蠻荒之地,此去經年,兇多吉少。
但黃庭堅卻跟沒事人一樣,晚上倒頭便睡,早上起來,竟然還面有喜色。
朋友們都很不解,黃庭堅笑著說:
凡有日月星辰明耀之地,無處不可寄此一生,又有何憂?
在黔州,他寄居在一間廢棄的軍用戍樓裡。
居住環境破敗不堪,他卻自得其樂,還給它起了個雅緻的名字——喧寂齋。
他每天棲身戍樓,安坐於榻上,焚香讀書。
儘管身處逆境,他卻始終安之若素。
憑著從容淡定的心態,黃庭堅最終熬過低谷,重獲朝廷重用,並被授予龍圖閣大學士。
作家賈平凹說,真正的從容不是躲避喧囂與紛爭,而是平靜地對待生活。
人的境遇總是有起有伏,順遂也好,坎坷也罷,都不妨坦然以待。
面對生命的起落,從容,才是一個人最合適的心態。
當你能保持淡然,守住豁達的心境,自然不懼風雨不懼晴。
▽
王陽明在《傳習錄》裡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
生命這場修行,苦樂全在心境。
遭遇生活的陰晴,保持樂觀;面對命運的盈虧,學會知足。
修一顆平常心,哪怕遇到的風雨再大,你也能一蓑煙雨任平生。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