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高認知的窮人
認知也許能幫我們看清方向,但要實現目標,靠的是行動力。
前蘇聯科學家柳比歇夫一生出版70餘本專著,累計字數超千萬,涉及數學、生物學、哲學等數十個領域。
當被問及如何做到如此高產時,他只回答了簡短的一句話:“絕不拖延。”
56年的學術生涯中,柳比歇夫堅持一個原則:想到做什麼,就立刻按下懷錶計時的按鈕。
嘀嗒轉動的秒針,給他一種時間拼命流逝的緊迫感。
柳比歇夫在這種緊迫感的驅使下,不管事情結果如何,總是先將想法付諸行動。
而他最終也用豐碩的成果告訴世人:很多事先認為難以克服的困難,只要行動起來,總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作家李尚龍說:對一件事有基本的了解後就去做,別去等待所謂的完美時間,因為你永遠等不到這樣的時機。
很多事情,越拖只會越難,做了才有答案。
三流的認知加一流的執行力,永遠勝過一流的認知加三流的執行力。
03
“知道分子”型
知乎網友@Feng 曾在老家一家小飯店裡吃飯。
老闆聽說他是海歸碩士,立刻喊來自己的兒子。
老闆兒子問了他好幾道知識競答節目裡的題目。
由於涉及的專業十分冷門,網友坦言自己不知道答案。
他離開時,聽到老闆一個勁兒誇兒子聰明:“高材生不知道的知識,你一個小學生都知道。”
多年後,網友成為某家上市公司的高管。
某年回家過年,他發現老闆仍開著那家小店,而他的兒子卻只是店裡的幫工。
王朔有句很深刻的話:
“有些人看似多知道一些事,但充其量只是'知道分子',永遠成不了知識分子。”
碎片信息的簡單堆砌,看似增長見識,卻難以使我們精進。
一個人只有將認知內化為成長的基石,才能逾越“知道”和“做到”之間的鴻溝。
段永平曾說,自己大學畢業後就沒有完整讀過一本書。
有位自稱每年讀書100本的網友對此評論:“不愛讀書的企業家認知範圍太狹窄,無論現在多麼成功,注定走不長遠。”
但和這位網友的預測截然相反,段永平後來不僅被《亞洲周刊》評為“傑出商業領袖”,更是躋身全球富豪榜。
段永平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平時工作中,他總是先明確自己在哪些領域有所欠缺,然後通過書籍、財報、演講或行業交流會,有目的性地獲取相關知識。
正因如此,段永平不追求博聞強識,卻總能讓學到的理論和方法,服務於正在進行的創業或投資。
這讓我想起《認知突圍》裡的一句話:
“能讓你人生突圍的是認知,其餘的都只是冗餘信息。”
人人都能上網的時代,比知道什麼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應該知道什麼。
盲目獲取信息,不會增加人生的高度,反而將自己困入認知的繭房。
相反,當你篩選並內化對你有用的那部分信息,你才能更新自己的思維,形成自己的方法論。
這時,你增加的每一點認知,最終都會變成腳下的台階,將你送往更高的平台。
▽
有人這樣評價“高認知的窮人”:
提高認知的意義,原本是讓井底之蛙見識一下井口以外的世界。
但有些井底之蛙,用引力公式論證井口不可逾越,用風險模型告誡自己不要行動。
最後更是通過互聯網結識其他井底之蛙,在反復交換信息後達成共識——世界確實只有井口那麼大。
一味追求認知並不能改變世界,也不會改變個人的命運。
停止內耗,知行合一,專注自己,才能用所學所知成就人生。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