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三慢”,越慢越有福氣
一支科考隊,進入了非洲腹地,還請了土著嚮導。
大家急急忙忙走了三天,第四天一大早,又爬起來了。
土著嚮導卻不走了,說:“等一等,免得靈魂趕不上我們的腳步。”
誠然,我們都習慣了快速生活,早已忘記了靈魂的存在。
搭公車上班,太慢了,要搭地鐵;學美術,都要去速成班,恨不得早上去,下午拿到畢業證。
逼我們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國中就開始學習高中的課程,甚至能背誦高中的所有英文單字了。
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很壓抑,什麼都有,卻什麼都不快樂。
古人雲:“欲速則不達。”
當你放慢節奏的時候,你會發現,福氣湧進了生命。
01
有話慢慢說,少是非。
《增廣賢文》中說:“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有的人,說話語速驚人,別人聽不明白,自己也因此懊惱,認為別人不給面子,理解能力差。
有的人,習慣了搶話,事情還沒搞清楚,就已經摻和其中了。結局只是令人厭惡,甚至引發不必要的戰鬥。
北宋時,崇陽縣有個小吏,喜歡貪小便宜。
借用工作之便,順走了庫房裡的一文錢。
縣令張詠發現後,杖責了小吏。
小吏跳將起來,說:“就這麼一件小事,難不成你要打死我不成?”
張詠被激怒了,揮劍問斬。
一句話,一旦說得急躁了,就是「激發憤怒」。
我們可以想一想,人在氣頭上,什麼事情做不出來?
詩人龔自珍說:“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天空生氣了,要下暴雨,夾雜著雷電,蒼生因此苦不堪言。
人生氣了,暴跳如雷,可悲啊。
好的生活圈裡,人是不會隨意動怒的,嘴巴也管得嚴。有話好好說,慢慢說,給自己想一想的機會,給對方把話說完,說清楚。
有一個歷史典故,叫「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趕考的書生,遇到了一個為難他的屠夫。
屠夫說:“你讀了那麼多書,知道水有雌雄,樹有公母嗎?”
書生啞然失笑,自己真的不知道。於是,他願聞其詳。
屠夫說:“水有波浪,微波為雌,巨浪為雄。松,為公,梅為母。”
書生到了京城,剛好遇到「雌雄、公母」的考題——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慢慢說,是對人尊重,也給了言語迴旋的空間。
良好的溝通,會帶來好的社交,反映了做人的修養,添加人情的福氣。避開了咄咄逼人,先聲奪人,唇槍舌戰等禍害。
02
有事慢慢做,出精品。
詩曰:“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一輩子很長,幾十年,上萬天。
但一輩子也不長,往往一件事都做不完。
因而,有毅力的人,總是厚積薄發。若是經歷幾次失敗,那就準備大器晚成。
很多事情,自己要充分準備,然後等待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