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媽媽的反思:女兒憂鬱後,我才知道她在替全家人生病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劇,莫過於父母內心的疾病蔓延,但孩子卻無辜地承受治療的苦澀。
父母想要治癒孩子,請先反思自己。
作者| 番茄媽
誰能想到,我從小乖巧懂事,聰明優秀的女兒,居然抑鬱了?
前段時間,女兒情緒總是莫名低落,吃不下飯,對我們愛搭不理的。
不僅如此,她還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作業頻頻出錯,對學習異常消極。
我焦慮萬分,還有一年就要中考了,這可怎麼行?
於是,我趁著週末帶上隊友和女兒,火急火燎地掛了醫院心理科給女兒看病。
經過醫生一系列的諮詢與問卷調查,診斷結果出來了:
竟然是中度憂鬱!
隊友帶著女兒去開藥,我坐在大廳百思不得其解。
期間,旁邊陸續過去不少帶著孩子看病的父母。
一對母子走過,男孩明顯情緒不佳,低頭往前走,母親仍在邊上不停地絮叨:
剛才醫生的話你聽到沒有?一天天心不在焉的;
別人的孩子都好好的,怎麼就你這麼多毛病?
別以為生病了就可以找理由不學習,晚上回去趕緊寫作業聽到沒!
我本來心裡還在感嘆,這些家長這麼打壓孩子,怪不得孩子心理會出現問題。
轉念一想,曾經的我不也對女兒說過類似的話嗎?
女兒從小學鋼琴,就算她彈得已經很好了,我卻從來沒誇過她:練了一個月才練成這樣,還好意思說?
女兒有一段時間喜歡追星、常常給喜歡的明星打榜,我每次看到總要斥責:
“能不能把心思放在學正事上?”
“上次語文考成那樣,還不抓緊時間學習?”
有次女兒跟我說心裡難受,不想上學,我卻斷然拒絕:“我看你就是想給不學習找藉口!”
想到這裡,我羞愧萬分。
原來,女兒身上出現的問題,根源竟是我自己。
之前看過這樣一個新聞。
貴陽一位13歲的男孩罹患了重度憂鬱,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來。
原來,男孩的學業成績本來還挺不錯,在班上名列前茅。
母親卻總覺得孩子不夠努力,不斷給他壓力,告訴他家裡多麼不容易,一定要考上好大學改變家庭等等。
重壓之下,孩子成績開始退步,內心極度自責,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
諷刺的是,在他確診後,他的媽媽還在病床邊喋喋不休:
「你有啥好憂鬱的,我們賺點錢,全都給你花了,我們現在這麼辛苦,不都是為了你嗎?
我們一天天的壓力多大啊,你還憂鬱了,你愁死我算了。 」
簡直讓人心寒。
怪不得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在這個家裡,男孩是病得最輕的。”
這個憂鬱的孩子,其實是替全家人生病。
@壹心理學 曾經講過一個真實案例:
一個叫思樂的男孩跟著父母去找心理醫生做諮商。
據了解,思樂總是無法集中註意力,總是情緒低落,連日常作業都無法完成。
醫生診斷結果為憂鬱症,但母親覺得,真正的罪魁禍首是──手機。
“給他玩手機,他就挺好的,一到學習,就各種不舒服,抑鬱症就是藉口。”
當醫生告訴父母孩子相關事項時,思樂開始有點注意力不集中。
這很正常,畢竟才10歲,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紀,還可能受到情緒的影響。
母親卻打斷他:“醫生跟你說話,你要認真聽啊,不然你怎麼懂!”
從進門起,這樣的場景一直在發生:
講完諮詢相關事宜,思樂提出上洗手間,母親不耐煩:“每到關鍵時候,你就掉鍊子。”
知情同意書籤完後,思樂對折給我,母親又搶下來:“好好的紙,你折它幹嘛。”
孩子每做一個正常的動作,就會迎來一句指導或批評。
突然間,一直在旁邊沉默的父親低吼了一句:“都是你慣的,被你養成了廢物!”
然後,不耐煩地走開了。
看到這一幕,我想大家可以理解,為什麼好好的孩子會突然生病了。
心理睡眠科的門診醫師李艷曾提到,患有憂鬱症的孩子,其中至少一半都與家庭因素有關。
所以,每次診療的前十多分鐘,李艷通常都是跟父母交流,她說:
「跟孩子談什麼?(很多)孩子都是替父母生病。」
家庭猶如一個小型生態系統,孩子就是新生的嫩芽。
很多嫩芽病了折了,不過是因為背後的系統出了問題。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劇就是:明明是父母有病,卻要孩子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