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無法被教育出來,除非家裡瀰漫愛
錢鐘書和楊綾的女兒錢瑗,從小就是一個特別會照顧人、體貼人的孩子。
楊綾曾在散文集《我們仨》中寫道:
「阿瑗長大了,會照顧我,像姐姐;會陪我,像妹妹;會管我,像媽媽。”
即使工作再忙,錢瑗總會趕回家,為睡眠淺的媽媽縫製睡衣,為愛吃糖的爸爸剝好糖紙。
父親出差離家時,因為知道媽媽怕摸貓屎,她就一個人在雪地裡,用嬌嫩的手指把白雪覆蓋下的貓屎摳除乾淨。
十歲時,錢瑗首次回到錢家老宅。
其他孩子都在院子裡玩耍,唯獨錢瑗貼心地陪伴在祖父身邊,一會幫祖父掖掖被子,一會又在一旁乖巧地看書。
錢瑗之所以如此貼心、懂得感恩,其實正是源自於從小父母愛的滋養。
剛出生時,有人嫌她不漂亮,可父親錢鐘書卻像捧個寶貝似的,逢人炫耀:“這是我的女兒,我喜歡的。”
長大後,錢瑗身體一直虛弱,家中不少長輩親戚勸告錢楊夫婦:“趁著年輕,再生一個。”
可錢鐘書卻堅決不肯,還對妻子認真地說:“假如我們再生一個,說不定比阿瑗好,我們就會更喜歡那個孩子了,又怎麼對得起阿瑗呢?”
他只要有空,就陪女兒玩各種稀奇古怪的遊戲,用墨筆在女兒錢瑗臉上畫鬍子,在肚皮上畫鬼臉,給了她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而且,在錢瑗的記憶中,父母從來沒有吵過架,一直相敬如賓,恩愛如初。
她曾感慨地說:
“我特別感激爸爸媽媽,因為你們相親相愛、琴瑟和鳴,所以我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孩子。”
每一個懂得愛與感恩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
這會在他的內心世界打下明亮的底色,讓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也更願意把愛分享給周遭的人。
被愛滋養長大的孩子,內心才會溫暖如春,萌生出一顆顆感恩的種子。
俞敏洪曾在演講中說:
「我現在帶著母親一起生活,只要孩子在場,我都會餵母親吃飯,給她洗腳,我要讓孩子們知道感恩父母是最重要的事情。”
比起感恩教育,中國最缺乏的其實是愛的教育。
父母只有教導孩子如何去愛,孩子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愛與感恩。
郭德綱曾表示,自己特別尊敬父親,每當提起父親,他都會特別自豪。
父親80歲大壽時,還特別發了微博為他慶祝。
在父親的感染下,郭麒麟成了娛樂圈出名的孝子。
他總是時時刻刻念著父親的好,出門不忘給父親捎禮物。
他會心疼父親的辛苦,主動替他搥背。
其實,孩子不是天生就會愛人、為別人主動付出的。
想讓孩子學會感恩,不只要給孩子足夠的愛,更要以身作則,教導孩子如何去愛人。
就像開頭那對父母,在家庭教育導師的指點下,決心改變自己。
他們減少了小傑的課外興趣班,不再一味督促他學習,而是給他更多的陪伴,一起去爬山、去郊遊、去逛街看電影。
每到假日,一家人總會為彼此製作手工禮物,以此表達感激之情。
平常週末,小傑的父母也總是會買了一堆菜和水果,帶著他去看爺爺奶奶,陪他們一起聊天,為他們搥背按摩。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傑開始慢慢改變,不再總是一副冷酷無情的樣子。
他開始感受到別人的好意,並學會用語言和行動來表達感謝。
有一天晚上,小傑覺得爸爸炒的辣醬特別好吃,就決定要帶到學校和同學分享。
第二天放學,小傑眉飛色舞地講述著把辣醬分給同學的經過,笑容格外燦爛。
小傑的媽媽說,看著兒子的笑臉,心裡特別感動,能真真切切地從他發自內心的笑容裡感受到他的快樂。
讓孩子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孩子學會愛。
在愛的氛圍裡浸泡的孩子,自然懂得愛他人,感恩他人的付出。
有句話說得好:徜徉在花香裡的人,便會覺得風是溫柔的;沐浴在陽光裡的人,便會覺得天空是溫暖的。
在愛裡長大的孩子,才能自信、溫柔,就算前方荊棘遍布、山海阻路,也能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在愛裡長大的孩子,才能懂得感恩,因感恩而知足,因知足而快樂,因快樂而幸福。
點個讚吧 ,願我們都能給孩子足夠的愛,讓孩子在愛裡,向陽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