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到中年,既沒有朋友,也沒有聚會,更沒有社交,都是這些人

混到中年,既沒有朋友,也沒有聚會,更沒有社交,都是這些人
value101 2024-04-18 檢舉

 

 

作家餘華說過,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生活。

我們所認為的“朋友”,絕大多數都是生命中的過客、陌生人,基本上都沒啥感情,只要分開一段時間,就各走各路,再也不會聯繫了。

年輕的時候,之所以會在乎“朋友”,就是不想成為異類,也不想沒有面子。群來群往,內心才踏實。獨來獨往,未免就會心生膽怯。

在群來群往的過程中,我們見識過人心的險惡,也明白了不少事,閱歷得以提升,就會逐漸擺脫群體,活成孤獨的模樣。

特別是中年人,已經不再熱衷於社交了,反而喜歡獨來獨往、離群索居的生活。

混到中年,既沒有朋友,也沒有聚會,更沒有社交,多半都是這幾類人。

 

一、討厭人情世故的人。

一談到“人情世故”,你會有什麼感覺?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特別麻煩。

跟外人相處,既要思考如何說話,也要考慮如何奉承、討好,更要提防別人的傷害,整天都活在了「內耗」當中。

對於內耗,每個人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超過了一定的限度,終究會崩潰。 心態崩潰的人們,就會思考,自己真的適合人情世故嗎?

相信我們會得出一個答案,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既沒有什麼城府,也沒有什麼心計,根本就不適合人情世故。

既然不適合,不妨減少毫無意義的社交。對於單位的同事、領導,不再討好;對於飯局酒局,不再參與;對於虛偽的朋友,不再放在心上。

從拋棄人情世故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將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原來,簡簡單單的日子,也是如此滋潤、美好的。

 

二、回歸家庭的人。

有人提出一個觀點:不論這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有多討厭家庭的束縛,而嚮往外邊的世界,總有一天,他都會回歸到家庭當中,覺得還是家人最好。

二、三十歲的時候,為什麼我們會嚮往外邊的世界,而討厭家庭?

那時候的我們看來,外邊的世界多姿多彩,外邊的社交特別有趣,而家裡邊的一切都特別無聊、平淡,讓人提不起任何的興趣。

結婚生子之後,我們的觀念會產生一定的動搖,內心逐漸不再嚮往外邊的花花世界,而是安於過好當下的小日子。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