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變好的跡象,從丟掉這4面鏡子開始
提起演員馬廣儒,很多人不禁唏噓不已。
馬廣儒本是一名戲劇演員,後來被《紅樓夢》劇組選中,成為賈寶玉的替代演員。
導演認為他的外表陰柔秀美,表演時情感豐富細膩,是出演賈寶玉的最佳人選。
馬廣儒自己也對這個角色勢在必得。
然而,臨開拍時,他臉上突然長了許多痘痘,嚴重影響外觀。
導演只能把他換下,安排他出演賈瑞。
馬廣儒雖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服從安排。
沒想到,他把賈瑞一角塑造得十分出彩,從而一夜成名。
但沒能出演賈寶玉,馬廣儒內心始終耿耿於懷。
他常哀嘆自己時運不濟,為錯過出演賈寶玉而淚流滿面。
他把賈寶玉的台詞倒背如流,㓜想自己就是賈寶玉本人。
有一天,在酒精的麻痺下,他居然人戲不分,向「林妹」陳曉旭表白,被拒絕後又以輕生表明心意。
馬廣儒有顏值、有演技,本來可以在演藝圈闖出一片天,卻頻頻回望過去,執著於過去無法自拔。
最後由於心情鬱結、酗酒成癮,他的身體每況愈下,32歲就因病過世。
遺憾固然傷人,但也僅一朝一夕,過了也就過了。而悲劇的發生,往往源自於我們不斷透過後視鏡反芻過往,不肯朝前看。
陶淵明說:“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沉湎於過去,來回咀嚼,就像反覆扒開傷口,只會讓自己重複受傷。
唯有丟掉後視鏡,讓過去歸於過去,將未來還給未來,既過釋然,活好當下,方能發現更多機遇,與美好不期而遇。
來源:視覺中國
莫用放大鏡,誇大當下苦難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曾提出一個概念:災難化思維。
說的是面對生活中的不利處境,有些人會把它無限放大,最終讓自己陷入絕望。
弱者稍受挫折,就認為人生苦難重重;而強者面對風急浪高,依然能一笑置之。
蘇遼年少成名,仕途順遂,更被宋仁宗稱為「宰相之材」。
然而,因反對變法,蘇遼的境況急轉直下。
官職一貶再貶,至貶無可貶。
其間,蘇遼居無定所,食不果腹,愛妻、幼子接連去世。
仕途的失意、親人的離去、生活的貧瘠,放在任何一個普通人身上,都足以使其崩潰。
蘇遼卻以豁達的胸襟、樂觀的心態,接納一切。
面對人生坎坷,他曠達超脫:“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身處異地他鄉,他隨遇而安:“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他的樂觀,不僅表現在詩詞裡,也體現在行動上:
沒房住,他就伐竹建房;沒吃的,他就墾地開荒;嘴饞了,他就自製美食;寂寞了,他就攜友同遊。
苦難,似乎只是豐富了他身上的故事,卻從未在他心中增添半點風霜。
蘇遼的達觀,不僅幫自己撐過了人生的至暗時刻,也讓後世的我們明白:
人生海海,唯有自渡,才有出路。
若任由情緒放大一時的苦難,人生終將沉淪。
生活這趟旅程,越是曲折,越見風景。
林語堂說:“人之所以傷心,是因為看得不夠遠。未來沒有來臨之前,怎麼知道現在所謂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
人生是一條長長的征途,而非一個驛站,當我們把目光放遠,就會發現,一時的難關,正是戰勝自我、昇華能力的跳板。
丟掉苦難放大鏡,越是困局,越要修行。你當下吃的苦、受的累,都是在為未來搭橋鋪路。
來源:視覺中國
作家薩克雷說:
「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
你以什麼樣的心境生活,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心存正念,悅納人生順從,那些影響你的「有色鏡子」自會消失。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