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最高明的四個方法
生活中,有一些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最常用的應對方式是“忍著”。生病,忍著;不方便,忍著;被欺負了,忍著。
忍著,是逃避的一種外在表現。
這樣的人,既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沒有解決問題的決心。
還有那麼一小撮人,他們深具洞察力,能緊盯時機,善於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最高明的方法,無非這幾個字。
務實
一個人在萬里高空的飛機上,是看不到自家大門的。
有宏大的志願固然好,但首先要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事。
路邊的石頭把一個路人絆倒了,那麼路人的當務之急是搬開石頭,還是立下志願把整條路修好呢?
肯定是先搬開石頭。
立志要修好整條路固然好,但首先要將精力投入到行之有效的事情上。
有遠大的理想很好,倘若只有高遠的理想卻沒有務實的目標,再遠大的理想也只能是你刷刷成就感的藉口。
好高騖遠不是解決問題的態度,而是缺乏格局的表現 。
真正要解決問題,首要的是活好當下,接受現實。務實,就是把眼光投放到眼下的事物上,把心思用在當下的事情上 。
思考
無論是解決當下的困境,還是人生道路上的難題,進行深度思考顯然更為有益。
如何進行深度思考?
關鍵的第一步在於穩定情緒 。
我們只能在水面平靜的時候才看得清上面的倒影,也只能在情緒無紛擾的時候才能看得清問題的本質。
進行深入思考的另一個關鍵在於,跳出“框架” 。
在日常工作中,給你一個方案模板,再給你需求,普通人思考的可能就是:我要找什麼樣的內容來填充這個模板。
但聰明人可能會想,這個模板為什麼要這樣設置?它的結構是否合理?它是否是最符合這個需求的模式?這裡面能否有什麼可以優化的空間?
最後的一個原則,思考要有持續性和開放性 。
對於復雜問題,我們需要在思考中不斷的接納各種輸入,包括自己的閱歷、閱讀以及與人的交流,然後再思考,再接納輸入,直到最後洞察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