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會不會幫父母“養老”,這5個細節,給了答案
每一代父母,養孩子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防老」。
這種「養兒防老」的觀念,從農業社會開始,就延續到了今天。之所以提倡養兒防老,就是因為整體的養老保障不足,只能讓孩子來承擔為父母養老的重任。
養兒防老的觀念,其實符合孝道。問題是,現今的孩子,真的能夠做到為父母養老嗎?誰都無法給出絕對的答案。
現階段的生活,變數太多,一般人抵禦風險的能力,恰恰太弱了。以至於,無數人渴望的養兒防老,都變成了空談。
子女會不會幫父母養老,以下5個細節,早已給了答案。
細節一:子女是否有足夠的經濟實力。
常言道:“有錢萬事安好,無錢寸步難行。”
要為父母養老,第一時間需要的,就是充足的錢財。如果父母沒錢,就需要孩子具備充足的經濟實力,為父母養老。
如今的年輕人,真的具備充足的經濟實力嗎?基本上都不具備。要是具備了,就不會有那麼多買不起房,只能單身的年輕人。
年輕人沒有錢,父母也錢包羞澀,那養兒防老就會變成空談。有可能,父母上了年紀,還需要外出工作賺錢,自己靠自己養老。
擺在一般家庭面前最大的問題,就是錢財、物質的匱乏。有錢,養老就是簡單不過的事。沒錢,就有可能家無寧日了。
細節二:子女是否陪伴在父母身邊。
很多人會說,沒錢只是小問題,只要子女陪伴在父母的身邊,就夠了。
這所謂的“陪伴”,有那麼容易做到嗎?沒有那麼容易。這一點,我們只要看看每一年的「春運大軍」以及「返程大軍」的人數就知道了。
為什麼會有春運?外出打工的遊子需要回老家過年。為什麼會有返程?過完年的普通人,需要離開家鄉,去大城市打工賺錢。
也就是說,無數農村剩下的,都是留守的孤寡老人。而這些老人的子女,都外出打工去了,別說陪伴了,一年多見幾面都困難。
「陪伴」二字,說起來容易,上下嘴皮子動一動就行了。可想做到,就真的特別難了。要知道,生了多個孩子,卻孤獨終老的老人,在農村,數不勝數。
細節三:子女是否有精力照顧父母。
談完了第二點,一定有人會說,我不是農村人,而是城市人,孩子也在本地工作,怎麼可能做不到「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