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逐漸有這幾種“感覺”,說明了餘生的大吉

人到中年,逐漸有這幾種“感覺”,說明了餘生的大吉
value101 2024-04-06 檢舉

 

憂愁,不見得我們可以改變什麼,也看不見我們可以得到什麼。有可能,我們越是憂愁,越會選擇失誤,造成更大的風險。

做個「隨緣隨性」 的人,按照自己的心意,逐漸走下去,淡然活下去。有可能,我們的 平常心,會讓我們收穫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不是現實太殘酷,只是我們太糾結。人到中年,已然經歷半生,倘若還過分糾結,不懂得隨緣隨性,說明悟性還不夠,需要繼續磨礪。

 

三、對於過往、當下、未來的感知。

曾國藩有言:“靈明無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保持頭腦靈活、清明的姿態,順其自然去面對生活的一切。不必為了未來擔憂,也不必為了當下胡思亂想,更不必為了過往而遺憾。

未來的事,我們無法預測,只能做好一定的準備去應對;過往的事,早已過去,就算我們再怎麼後悔,也無濟於事,無法改變什麼。

唯有當下,正在我們的把握當中。過得好,還是過得不好,全都是「當下」的問題。同時,當下一舉一動,也會影響未來。

可以這樣理解,過往──當下──未來,形成了人生的全部。而當下,恰恰處於中間位置,承上啟下,連結過往和未來。

不論過往如何,也不論未來如何,只要我們將當下的自己做好,將該做的本分完成。如此,無論未來的結果好不好,我們也對得起自己,無憾了。

 

四、逐漸認清楚了自己的斤兩。

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你知道別人的情況,表示你有點本事,你搞清楚自己的狀況,才算是真正的智慧。勝過別人,只需要有點智謀,勝過自己,才算是真的強大。

對於這番話,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多少公斤兩,有什麼本事,那就去做什麼事,過什麼樣的人生。

人到中年,最忌諱的,就是認不清自己,毫無自知之明。比如說,總有人是女僕的命,操著小姐的心,分不清自己的位置。

有些人看到別人有錢,就埋怨自己貧窮;有些人看到別人日子滋潤,就埋怨自己日子勞碌。總愛攀比,總愛貶低自己,就是妥妥的沒有自知之明。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人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我們只要認清楚自己,知足常樂,不卑不亢不攀比,自然可以過好往後餘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