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才知道,越摳門,生活越好
01
看過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一對住在大城市裡的夫妻,靠幫人做金器為生。膝下沒有子女。
他們辛辛苦苦大半生,留下了一盒金項鍊,作為養老的資本,類似於現在的“買房養老”。手裡沒有錢了,就去賣掉一條金項鍊。
剛開始,他們的生活很有滋味,常常去公園的餐廳,一次性點兩條魚。但過了幾年之後,只點一條魚了。
熟悉他們的人,感覺到驚訝。年邁的妻子說:“項鍊不多了。”
寫故事的人,感慨道:誰能想到,還能活那麼多年呢?
是啊,我們原本活到八十歲,不料活到了九十歲。這“多活”的日子,應該怎麼度過呢? 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有退休金,都有兒女供養。
趙本山小品裡說了這樣一句話:“人這一生,最怕的就是人還在,錢卻花光了。”
有道是,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誰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還能不能健健康康地活下去。總要提前防備,才能現世安好。
02
做人大方,是老人的內耗。
有的老人以為,自己有退休金,也有醫保,哪怕身無分文,也能活下去。
古話說:“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
為了讓兒女過得更好,把存款都給他們,你才覺得放心。為了兒女買房,你的存款少了一大半;為了兒女結婚,你的存款全沒有了;為了兒女創業,你過上了負債累累的生活。
可是你不知道,“兒女十個,如同手指,無法一樣長”。
你心疼了大兒子,小兒子有意見;你對兒子好,女兒認為你重男輕女;你對女兒好,就是胳膊往外拐。
你到底沒有辦法,讓所有的人都滿意。幾個回合下來,你只是花錢買罪受。兒女們不一定領情,甚至因為你的偏心,導致兒女吵鬧不休。
我的外公,年輕的時候在鎮上開南貨店。大孫子讀書,他給了好一萬多,小孫子讀書,他一分錢沒有給。因為小孫子家很富有,不需要經濟方面的支持。
外公七十多歲的時候,需要人照顧。小兒子說了一句:“你的錢給了誰,就去誰家住。”可是,大兒子家只有兩間土坯房,如何住得下?
外公常常說,真的應該把那“一萬塊錢”用來建房子,也給自己留一個住所。
《禮記·曲禮上》有言:“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把古人的話,認真去梳理一下,就會知道:任何一種關係,都需要用金錢來維繫。
如果你對親戚朋友太大方,你的錢就會變成禮物,成為路費、住宿費等。交往的人越多,開支就越大。
即便是AA制的飯局,你去了,還是要花錢。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另外,你對自己特別大方,也會導致生活陷入困境。並且在你亂花錢的時候,兒女們都盯著你。
你的花錢的速度太快了,那麼內耗也會來得很快,家庭內部不團結,你的關係圈很複雜,也顯得多餘,牽絆了你的自由。
03
學會摳門,是老年人應有的“遠見”。
三毛說過:“世上的喜劇不需要金錢就能產生,世上的悲劇大半和金錢脫不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