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富”不起來的3個原因,有一個就要反思了
從父母第一次滿足皮魯的無理取鬧開始,皮魯就在家人們的溺愛之中越走越偏,直至喪失理性。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疼愛子女是天性,但這疼愛一旦沒了節制,變成溺愛,就會害了孩子。
現實生活中,因為過分溺愛而使子女變得驕橫跋扈、自私自利的案例數不勝數:
“14歲女孩當街連扇生父十餘耳光,父親沒還手”
“浙江溫州一17歲學生因打手機遊戲被母親打擾,當場暴打母親”
“5歲女兒頑皮踢壞飛機,緻美國億萬富豪全家墜亡”
還有楊麗娟、李天一等等令人或是遺憾或是氣憤的事件,其中都有父母過分溺愛的緣故。
俗話說,慣子如殺子。一味溺愛孩子,只會讓孩子缺乏道德和敬畏,害人害己,招來無窮禍患。
如果後代頑劣不堪,那麼家庭必將走向衰敗。
家風不正,必有災殃
古語有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從古到今,家風都是決定一個家庭興衰的根本。
家風不正,長輩沾染惡習,不能以身作則給晚輩以良好的示範,就會造成“上樑不正下樑歪”的後果。
《紅樓夢》中的賈家,曾經可謂榮極一時:祖先是開國功臣,爵位世襲,女兒入宮為妃,又與金陵城中其他的名門望族有著姻親關係,聲名顯赫,權勢滔天。
可傳到第三代,子孫輩便大多貪圖享樂不求上進,於金錢上揮霍無度,吃穿用度極其奢侈,“做個茄子都要倒拿十幾隻雞來配它”;於德行上父子聚麀,兄弟鬩牆,搞得榮寧二府烏煙瘴氣,被柳湘蓮批判為“連門口的石獅子都比你們乾淨些”。
這樣的一個天下望族,由於家風不正,子孫皆不成器,便也由盛轉衰,最終“忽喇喇似大廈傾”,說倒就倒了。
反之,家風正,父母的言行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下一代,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壞。
“唐宋八大家,蘇門三學士”,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都能成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與蘇家良好的家風是分不開的。
蘇洵在做了父親後,以身作則,勤讀詩書。蘇母則從小就教育蘇軾和蘇轍要孝慈仁愛,不貪外財。
這使得蘇軾兄弟在飽讀詩書的同時,也保持了良好的做人品德,讓優秀的家風得以代代相傳。
千百年來,眉山蘇氏後裔秉承“讀書正業,孝慈仁愛,非義不取,為政清廉”的家風,世代相傳,宗族興旺。
蔡元培在《中國人的修養》裡面提到: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謂百變不離其中,大抵胚胎於家庭中。”
一個人的思想、學識、修養和行為習慣,跟他幼年時所受教育和訓導密切相關。所以家風正,才能讓後代在兒時養成良好習性,從而受益終生。
家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想要家庭興旺發達,需得每個人都先從自身做起。改善氛圍,整肅家風,然後言傳身教,將良好的品德傳達給下一代。
如此,才能成就一個興旺幸福的家庭,讓家成為愛與歡笑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