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找誰“報仇”,搞懂這4個人性法則,讓你事半功倍
在這個同學的推波助瀾下,他就會愈發肆無忌憚,為了面子,就算得罪同齡人、老師,也不在乎。慢慢地,這人就闖禍了。
在成年人的世界,也是如此。職場中,一個年輕人幹出了一些業績,算不錯了,難免會比較驕傲,認為單位沒了他就無法運作了。
這時候,有心之人就會推他一把,或者說再添一把火,讓他的驕傲之心愈發嚴重,連領導、老闆都不放在眼裡。如此,這人就會被「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對於討厭的人,沒必要苦著臉對著他。有可能,你稍微推他一把,他就掉懸崖、低潮當中了。
三、越是狡猾的人,越適合「引導他聰明總被聰明誤」。
只要我們在江湖中混生,就一定會遇到「狡猾」的小人。別人的心計、套路,有可能比我們還厲害。
難道說,這些小人就無懈可擊,沒有人可以收拾他們了嗎?並非如此。越是狡猾的人,越容易聰明總被聰明誤。
A是個聰明人,對自己的腦子很有自信,不論套路哪一個人,都手到擒來。不過,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總有一天A就會踢到硬鋼板。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東漢末年的楊修,謀略方面跟司馬懿差不多,但他跟司馬懿不同,缺乏自知之明,總喜歡耍小聰明。
對同僚耍小聰明,同僚治不了他。有一天,楊修給老闆曹操耍小聰明,曹操就用「雞肋」這個罪名,說他擾亂軍心,而殺了他。
狡猾是一回事,有沒有人可以治他,是另外一回事。一般來說,聰明的人,都會被自己的小聰明害死。
四、越是有點本事的人,越適合「引導他眾叛親離」。
春秋末年,越王勾踐敗給了吳王夫差,只能投降成為夫差的奴隸。大臣伍子胥建議,要殺掉勾踐,不然勾踐就會捲土重來。
由於贏了勾踐,所以吳王夫差特別得意,認為勾踐永遠都不是自己的對手。伍子胥一勸再勸,夫差有點不耐煩了 ,就疏遠了伍子胥。
勾踐知道夫差跟伍子胥有矛盾,就派人散播謠言,同時賄賂了吳國宰相伯嚭,讓他在夫差面前說伍子胥的壞話。
認為自己天下無敵的夫差,望著天天犯顏進諫的伍子胥,就認為他很煩人,於是乎賜死了伍子胥。從那一刻開始,夫差就跟大臣們離心離德,眾叛親離。
某一年,勾踐趁夫差北上會盟,便率領三千越甲,攻打吳國。不久,吳國就滅亡了,夫差也被勾踐斬草除根。
一個人有點本事,就會瞧不起身邊人。這時候,引導他剛愎自用,讓他眾叛親離,那成為孤家寡人的他,就好對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