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的方式裡,藏著一個人的格局

花錢的方式裡,藏著一個人的格局
value101 2023-12-27 檢舉

 

 

金錢和時間流向哪裡,

你的人生就會走向哪裡。

 

比爾蓋茲說過:“巧妙地花一筆錢和賺到這筆錢一樣困難。”

同樣的一筆錢,在不同人的手裡,卻有了不同的流向和價值。

有人大手一揮,花得隨心所欲;

有人盲目跟風,衝動之下就刷卡消費;

也有人省吃儉用,每買一樣東西,都要反覆衡量性價比…

錢,是一面鏡子。

花錢的方式裡,折射出了一個人的知識、眼界和層次。

 

1

認知低的人,都陷入了消費陷阱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比吉特,是世界級的研究「貧窮問題」的專家。

他在《貧窮的本質》一書中,講過窮人帕克的故事。

帕克是個住在印尼的普通農民,他家境很窮,有時候兩天才能吃上一餐。

因此,帕克的身體極度虛弱,既乾不了活,也賺不了錢。

為了減輕家裡負擔,他的孩子們不是輟學打工,就是就被送到爺爺奶奶家了。

然而,當阿比吉特到帕克家拜訪時,卻對眼前的景像大吃一驚。

帕克的屋子裡,竟然擺放著一台電視、DVD機和行動電話,角落還有一些茶葉和咖啡。

阿比吉特百思不解,為什麼有錢不先填飽肚子,而是買這些又貴又沒用的東西?

帕克告訴他說:“我總得給自己找點樂子。”

阿比吉特勸說帕克,可以把錢留著養身體,或是供孩子讀書。

但帕克還是沒聽進去,有了一點點閒錢,就拿去消遣。

後來他才發現,帕克並不是個例,這片土地上的窮人,大多如此。

最終,阿比吉特得出了一個結論:

人之所以窮,往往不是因為收入的問題,而是因為認知太低。

很多人在消費的時候,完全毫無理性。

他們不了解自己最需要什麼,也從不考慮回報比,所以才會一次一次陷入消費陷阱。

同樣的故事,不只發生在貧窮的印尼,也發生在我們身邊。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都把「及時享樂」奉為圭臬,把「犒賞自己」放在第一位。

於是什麼時髦就追趕什麼,什麼小眾就消費什麼。

今天去喝一杯聯名的奶茶,明天去買入某品牌最新推出的手機。

不知不覺,把錢花得個精光,卻沒能為自己帶來些增長性的價值。

聽過這樣一句話:“真正決定貧富差距的,是認知水平的高低。”

越是沒錢的時候,越要保持頭腦清醒。

珍惜手上的每一筆資金,慎重考慮每筆支出的性價比。

把錢花在真正值得的地方,不衝動,不盲從,這才是一個成年人該有的清醒。

 

2

眼界遠的人,都懂得節制花錢

著名理財師大衛巴赫說:“與錢有關的問題,通常不在於收入太少,而在於開銷太多。”

一個人沒錢,往往是因為眼界太窄,缺乏長遠的支出規劃。

未雨綢繆,強制儲蓄,才能游刃有餘地應付各種困境。

看過這樣一期TED演講。

演講的女孩叫孫玲,十幾歲時就進了工廠,每個月收入只有兩千。

其他女同事薪水一到手,要嘛拿去消費,要嘛就存著作嫁妝。

但孫玲卻志向遠大,不甘心在工廠裡待一輩子。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對電腦軟體學習有了興趣。

然而,訓練費用十分昂貴,她連第一期費用都負擔不起。

但經過再三思考之後,孫玲開始下定決心存錢。

她制定了嚴格的支出計劃,一餐一餐都吃得很簡單,衣服首飾也不再買。

沒多久,她就存了三萬塊。

她把這些錢全部拿去報班,學成之後,成功找到了一份程式設計師的工作。

後來,她又繼續一邊存錢,一邊花錢投資自己。

先是提陞技能、學習英語、後又到了一所美國大學進修。

幾年後,憑藉著出色的能力,孫玲進入了紐約一家網路公司,年收入高達百萬。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