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格局,決定結局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顆沙粒偶然掉進了蚌殼,蚌被沙粒硌得很疼。
蚌使出渾身解數,也無法將沙粒清除。
無法清除,不如接納它,成全它。
從此,蚌不斷分泌涎沫去包裹它,潤澤它。
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沙粒,終於被磨礪成了閃亮的珍珠。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
“格局一旦放大,美好的事情就會持續發生。”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委身谷底,只見迷霧荊棘;傲立山巔,方知高遠遼闊。
經歷越多越明白,真正困住一個人的,不是問題大小,而是格局。
能力,決定你能得到什麼;而格局,決定你最終能走多遠。
遇事太計較,活得擰巴
博主@時光煮雨分享過一段經歷,讓人十分感慨。
她曾就職於一家很有發展潛力的公司,公司離家不遠,環境又好,她很慶幸自己的好運。
但是,意氣風發的她,卻總是因為一些莫名的瑣事而悶悶不樂。
偶爾和別人觀點衝突時,她會下意識地跟對方較勁,嘴上不說,心裡卻認定都是別人的錯。
無意中聽到有人誇讚身邊的同事,她便渾身不自在,總感覺對方有意拿她作比較,難免憤懣。
給同事發消息,對方沒有秒回,思來想去,她懷疑是不是自己得罪了同事。
別人的一句話、一個眼神,都會讓她琢磨很久,但表面上又唯唯諾諾與大家維持著和氣。
如此擰巴,說到底,都是格局狹隘產生的心結。
一點小事就無限放大,擾了心境,哪有閒暇和心思去感知生活的樂趣。
豐子愷說過:“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小了,事就大了。”
做人,懂得釋懷才能放過自己,拋掉執念才能活得坦然。
生活中總有遺憾、總有無奈,何必耿耿於懷,讓自己陷入無休止的內耗,心力交瘁。
那些豁達從容的人,不是沒碰到過唧唧歪歪的破事,只是他們從不把破事當回事。
行走世間,真正能夠撫慰人心的從來都不是時間,而是你心中那份豁然的格局。
凡事看長遠,走得篤定
電影《一代宗師》中有句話:“一個人要往遠處看,過了山,眼界就開闊了。”
做人如山,望萬物,而容萬物。
有視野,才有格局;有格局,則有乾坤。
美國一家紙業公司曾購買大批紙料,準備製成信紙。
但是,運輸過程中出現意外,所有紙料都因潮濕而出現褶皺,根本無法使用。
面對這種情形,大家都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提議,將這些受損紙料全部退還給供貨商,以減少損失。
然而,總經理認為不妥:推卸責任,不僅會給對方造成負擔,還會使公司的信譽蒙塵。
經過反复斟酌與實驗,他們決定在這些捲紙上打上一排小洞,讓紙片更容易被撕成一張一張。
因為褶皺,紙質變得柔軟,再加上易撕便捷,這種本應被棄之不用的材料,竟然成為極方便的衛生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