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稀缺的能力:學會屏蔽

生活中你是這樣的人嗎?
很容易被外界干擾,隨便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在心裡掀起無數波瀾。
如果覺得這樣太累,不妨試著“把心關上”。
面對生活的紛紛擾擾,不多想,也不敏感,試著讓自己鈍一點。
遵從內心,把握好自己的節奏,活出獨一無二的精彩。
一個人最稀缺的能力,就是學會屏蔽。
屏蔽殺傷力極強的“負面情緒”
美國洛杉磯大學醫學院的心理學家加利·斯梅爾做過一個心理學實驗:
他讓一個開朗樂觀的人與一個愁眉苦臉的人共處一室。
結果,不到半個小時,這個原本樂觀的人也開始長吁短嘆起來。
加利·斯梅爾經過進一步的實驗後證明:
只需要20分鐘,不良情緒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傳染給別人。
人的負面情緒就像病毒一樣,具有很強的傳染性,而且傳染的速度非常驚人。
白岩松說過:“我們活得累,並非生活過於刻薄,而是我們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圍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 ”
一個女孩,海外名校畢業,擁有光鮮亮眼的簡歷,回國應聘心儀的公司。面試表現也很好,但最終未被錄用。
那天,她打車去面試,路上非常擁堵,出租車司機脾氣又異常火爆,一路上不停大聲抱怨。
受司機情緒的影響,本來狀態不錯的她,也變得煩躁不安。
好不容易到了公司,眼看就要遲到了,在保安例行檢查時,女孩顯得十分不耐煩,暴躁地催促了保安幾句。沒想到被恰巧經過的主考官看到了。
儘管她面試發揮得不錯,被大家一致認為是最優秀的候選人。
但就是因為她面試前的表現,最終被心儀的公司拒之門外。
在書中看到過一句話,能量是寶貴的資源,損友會像水蛭一樣附在人的身上,慢慢吸走你的能量。
當一個人心裡充滿了負能量,不僅傷害了自己,還會讓周圍的人也消極頹廢、低沉失落。
生活中,遇到這類消耗我們的爛人,盡量遠離,別去計較。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屏蔽他人的情緒,專注走好自己的路。
屏蔽阻擋你前進的“閒言碎語”
喬布斯說過一句話:“不要讓別人的議論淹沒你內心的聲音、你的想法,和你的直覺。”
每個人的認知不同,格局不同,思維方式更不同。
不要期待自己做的事情,能夠被所有人認同和支持。
別人怎麼看怎麼想不重要,重要的是管好自己的心,並且保證它不會受外界、外人的左右。
14歲的周梅森,雖然認識的漢字不到3000個,但已經開始創作第一部小說。
後來,高中畢業的周梅森被分配到煤礦當工人。
作為巴爾扎克的忠實信徒,他夢想著有朝一日成為巴爾扎克那樣的大作家。
為此,他白天干著又髒又累的挖煤工作,晚上下工後,卻不像工友們一樣睡覺,閒聊,打麻將,而是堅持寫作。
周圍人都覺得他走火入魔了,紛紛嘲笑他:“就你,還想當作家,別做夢了。”
他的稿件一包包寄出,又被一包包退回。
後來,連當地郵遞員都認識他了,開始笑話他,每次大老遠就喊:“周梅森又退稿了。”
面對周圍人的嘲諷和評價,周梅森不為所動,繼續堅持創作。
四年後,他成功在《新華日報》發表了處女作,正式踏上作家之路。
2017年,隨著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熱播,作者兼編劇的周梅森也一夜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