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四十才明白:因果循環,皆有定數

人過四十才明白:因果循環,皆有定數
value101 2021-06-30 檢舉

 

孔子在《論語·為政篇·第四》中說:“四十不惑。”

 

經歷過二十歲時的立志求學,三十歲時的立身處事,四十歲時人到中年,為人為事已經懂得。

 

凡事皆有因果。

 

再大的風雨不退縮,再大的波折不懼怕,是四十歲的人擁有的底氣。

 

再重的傷痛不喊疼,再大的困難不氣餒,是四十歲的人擁有的淡定。

 

明朝思想家洪應明有副對聯這樣寫: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人到中年,其實就是這樣的因果輪迴,過往不究,來者不懼。

 

人過四十才明白:因果循環,皆有定數

 

格局:出眾可喜,出局無憂

 

人人都希望出眾,出眾就意味著自己能夠成為最特別的那個人。

 

但人到中年更應該懂得不出眾又何妨,我們即使平凡卻也不平庸,我們仍然在拼命拉著生活這輛車往前奔,為社會,為子女,我們總有自己平凡的價值。

 

姚晨曾在一期《中年女演員的尬與惑》的演講中說,騰訊找她來演講,是覺得她是獨立、自信、堅韌、成功的女性代表。

 

然而她自己絞盡腦汁,蹦出來的卻都是徬徨、沮喪、無力、失敗的畫面。

 

事業鼎盛時期的姚晨,在2013年和2016年先後生下一雙兒女後,雖家庭幸福,但事業不免受到影響,陷入停滯狀態。

 

怎麼辦?

 

即將四十歲的姚晨,站在人到中年的關口,是去嘗試不同類型的表演,還是一直待在家裡帶孩子?

 

在演講中,姚晨講了一句話:

“選擇你能承擔的,承擔你所選擇的。”

 

明白自己真心熱愛表演事業後,姚晨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一邊開始拍電影,一邊陪伴兩個孩子慢慢長大。

 

在電影《找到你》獲得第一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年度女演員獎後,姚晨逐漸找回站在巔峰的感覺,但是她的內心早已波瀾不驚。

 

因為她明白,出眾固然是欣喜的,而出局也沒有什麼可怕,太陽照常從東方升起。

 

作家陳文茜說,生命沒有輸贏,只有值不值。

 

任何事、任何經歷,包括愛情、工作,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活了半輩子,經歷了浮浮沉沉之後,我們的格局早已經提升,明白人生就是一場經歷,高峰與低谷都是成長,出眾與出局都是歷練。

人過四十才明白:因果循環,皆有定數

 

人過四十才明白:因果循環,皆有定數

 

心態:不看輕自己,不看重自己

 

讀過一句話:

“自我打敗自我是最可悲的失敗,自我戰勝自我是最可貴的勝利。”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尊重自我,就是不過分看重自己,更不看輕自己。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一時間莫言火遍了全世界。

 

著名鋼琴家雙焱第一時間撥通了莫言的電話,問他準備怎麼慶祝?

 

莫言淡定地說:

“我想沒什麼好慶祝的,明天晚上會和家人一起包一頓餃子吧,我最希望的就是包一頓餃子吃。”

 

作為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莫言沒有因此認為自己有多了不起,想到的還是平常煙火氣的小日子。

 

普通農家出身的莫言,小時候泥土裡摸爬滾打,吃最簡單的飯菜,過最質樸的生活。

 

但是他一直醉心寫作,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

 

直到1985年初,莫言在《中國作家》雜誌發表《透明的紅蘿蔔》,一舉成名。

 

心理學上有個“焦點效應”,意思是人們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

 

其實我們應該放平心態,不看重自己,就是不過於自負,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不看輕自己,就是要相信自己,不要過於在意他人的目光和非議。

 

當我們把目光放回在自己身上時,才發現人到中年,懂得平衡會讓我們的心態愈發平和。

 

走到中年的門檻,我們越發明白,自己才是自己唯一的依靠,而保重自己更是對自己負責。

人過四十才明白:因果循環,皆有定數

 

內在:享受獨處,適應孤獨

 

張愛玲在《半生緣》裡說:

“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其實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活到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我們周圍都是要依靠自己的人,孤獨是必然的。

 

知乎上有人提問:“人到中年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一位84年出生的答主說,他和妻子都是上海的獨生子女,兩人年收入40多萬,養著一個女兒,還要孝順雙方的父母。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