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應:人是如何一點點放棄自己的?

破窗效應:人是如何一點點放棄自己的?
value101 2020-12-02 檢舉

 

開始前提個問題,你多久洗一次衣服?

這是一件小事,發現裡面居然蘊含“破窗效應”感覺很新奇,馬上想寫出來分享給大家。

我講一段生活經歷,看看是不是大家都一樣,平時回到家就開始收拾,接著開始沖涼,最後順便把衣服洗了。

有一次不知道是忙還是累,回去就洗了澡,接著就躺在沙發上,結果當天的衣服就沒有洗。接下來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平時丟衣服的籃子裡是空的,就算有當天也會把它洗出來。這一次看到裡面有一件髒衣服,就很自然的繼續把衣服丟進去,沒有當天把衣服洗出來。

之後居然又突破了新底線,衣服和襪子都堆5-6天,然後休息的時候一次洗出來。

什麼時候感覺不對勁的,就是在我開始習慣用一周穿衣服的量,來衡量買衣服的時候,這時已經習慣一周集中洗一次衣服了。

回頭梳理這件事的源頭,就是當初一次沒有當天把衣服洗出來。

破窗效應:人是如何一點點放棄自己的?

 

這不就是“破窗效應”的生活版案例,而且是自己一手導致的,由開始的一件衣服,慢慢演變成一周洗一次衣服。

破窗效應講的是,如果一個地方有一扇窗被人砸破了,很久沒有人修,你們接下來這個地方可能就會發生越來越多不良行為。

因為當環境不良現像被置之不理的時候,會給人一種“這地方沒有人管”的感覺,就算做了一點壞事,也不會有什麼懲罰,於是就為下一次打破埋下了機會。

開始的時候衣服籃子是空的,就很自然的繼續維持整潔的環境,當看到裡面有一件衣服,就很容易接受這裡已經有一件衣服了,再多放一次也沒事的心裡暗示。

當你突破一個下線,馬上就會變成你新的底線。

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案例:

一個教室很安靜,突然有個同學遲到了,而且衣服還穿反了,同學們大笑之後就越來越熱鬧。

去一個餐廳吃飯,沒有準備骨碟,服務員讓你直接把骨頭吐在桌子上,之後不小心把吐到地上也不覺有影響。

破窗效應:人是如何一點點放棄自己的?

 

寫到這裡更加感覺到,這個心理效應比我想的影響更廣泛,甚至我們都沒有仔細想過,自己身上的第一次破窗是什麼時候。

一個寶媽可能因為懷孕照顧寶寶,開始不那麼在意自己的形象,一個喜歡乾淨的人,可能因為住的環境差,就開始慢慢接受髒亂。

一個努力學習的人,可能因為一次縱容,慢慢開始越來越多的放棄行動。

人是如何一點點放棄自己的?

就是從接受第一次突破自我開始,不斷的放低標準,最終徹底失去改變自我的念想。

在我們讀書會培訓有一個重要理念叫“底線”,人們常說做人要有底線,無論做事還是做人都要有一個底線。

給自己設定一個底線,到這裡就是自己能忍受的極限了,如果心裡沒有底線,突破一次防線就會再次突破,最終只能接受適應。

不是所有事都有人監督的,有些事只能靠自己監督自己,做到做不到都是你的事,沒有人在意,因為承擔結果的人是你自己。

破窗效應:人是如何一點點放棄自己的?

 

突破底線的兩大因素:

環境影響

首先想到的理由就是環境影響,每個人的成長都會受環境影響,在大城市久了,回到老家就覺得不講衛生。

周圍人天天喝酒打牌,能不被影響就不錯了,再指望每天拿起一本書去讀,太難了。

環境給人最大的影響,其實是給了一個合理的理由,把責任推卸出去,不怪自己都怪環境不好。責任一旦推卸掉,就很容易自我接受,然後心安理得的繼續放縱下去。

環境是誘因,真正做出現選擇的還是自己,更重要的是,你的結果也是自己承受,並沒有人為你負責。

破窗效應:人是如何一點點放棄自己的?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