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懂曹操,不足以談人生

不讀懂曹操,不足以談人生
value101 2020-11-27 檢舉

 

人物誌

 

慈懷君說

 

因為一部《三國演義》,曹操成了世上最奸惡之人。

 

世人或唾其行徑,或罵其凶殘。

 

他的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更是坐實了自己梟雄的本性。

 

然而,一將成名萬骨枯,哪個功成名就之人,背後不是權謀利弊,恩威並施。

 

這個世界從不是單純的黑白之分。是與非,對與錯,不過是立場不同,定義不同而已。

 

然而,人們往往只看到了曹操的奸詐兇殘,卻忽略了他的豪情萬丈;

 

只記得曹操世之梟雄的一面,卻忘記了他治世能臣的擔當。

 

歷史筆墨,世人目光,終是估錯了曹操,也看輕了曹操。

不讀懂曹操,不足以談人生

 

對朋友多情

抹得下臉面,留得住真心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對曹操而言,郭嘉永遠是他心中的遺憾。在郭嘉身死之後,曹操再無知己,也再無與他暢談之人。

 

建安元年,荀彧舉薦郭嘉。曹操大喜,不顧君臣之禮,於十里外相迎。

 

兩人一見如故,共商大事。

 

一番詳談之後,曹操不禁感慨:“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

 

而郭嘉見曹操如此禮賢下士,也大喜道:“真吾主也”。

 

郭嘉成為謀臣後,曹操常常放下身段,與他行則同乘,坐則同席。

 

在相處的這些年中,曹操從未想過用物質利益來束縛住郭嘉。他知道郭嘉是知心之伴,貴在莫逆,而賤在財物。

 

人盡其才,便是曹操對他最好的國士之禮。

 

而郭嘉也從未辜負過曹操厚愛,運籌帷幄,屢建奇功。

 

算孫策,性輕率,必死於刺客之手;

 

攻徐州,掘泗水,克下邳擒殺呂布;

 

抗袁紹,勝敗論,激曹操必勝之心;

 

定北方,遺妙計,後坐收漁翁之利。

不讀懂曹操,不足以談人生

 

 

郭嘉在軍事上算無遺策,讓曹操更加看重於他。雖然在生活中,郭嘉的不拘小節常常被他人詬病,但在曹操眼裡,這便是真性情的表現。

 

其實,曹操和郭嘉是同一類人,都不畏世俗規矩,亦不懼常規禮法。

 

曹操從郭嘉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曾不止一次對眾人說道,“天下人相知者少”,“唯奉孝為能知孤意”。

 

然而北伐之時,郭嘉染病而亡,英年早逝。曹操嚎哭不已,大呼“奉孝死,乃天喪吾也”。對於他來說,自己失去的不僅是一位頂尖謀臣,更是自己一生的朋友。

 

若說荀彧的死,讓曹操內心不再光明;那郭嘉之死,便是曹操冷血的開始。

 

知己亡,誰識真心;朋友去,誰懂我意。

 

曹操對郭嘉的感情,從不虛偽,始終發自肺腑,感人至深。而郭嘉亦是被其真心感動,哪怕臨死之際,亦要助他平定遼東。

 

孟子說:“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曹操、郭嘉二人之所以相得益彰,便在於彼此的真心實意。

 

品性相近,故能相互理解;三觀相同,才能惺惺相惜。

 

君臣不相負,情意兩相隨。

 

真心待人,互為知己,才能相知相樂,不負相遇之情。

 

不讀懂曹操,不足以談人生

 

對敵人多情

放得下仇恨, 拾得 起寬容

 

有人說:“每一個成大事者,都歷經過無數次的破碎,然後在一次次的重建中,征服敵人,也征服自己。”

 

曹操戎馬一生,九死一生的經歷數不勝數。但最讓他刻骨銘心的戰役,莫過於宛城之戰。

 

建安二年,曹操為鞏固後方,為與袁紹決鬥做準備,遂率大軍討伐宛城。張繡得知後,率眾將投降。

 

兵不血刃拿下宛城,讓曹操有些得意忘形。他一邊收納張繡族叔張濟的遺孀為姬妾;一邊又送金銀給張繡部下的驍將將胡車兒,欲奪張繡兵權。

 

張繡得知後,忍無可忍。於是,聽從賈詡之計,決定先下手為強,除掉曹操。

 

此番突襲,曹操大將典韋戰死,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為保護曹操,皆死於亂軍之中。

 

而曹操更是拼盡全力,狼狽而逃,才撿得一條性命。

 

宛城之敗,曹操痛失親衛大將和最疼愛的兒子,這種失敗讓他痛徹心扉。

 

兩年後,面對張繡的又一次投降,曹操恨不得將其千刀萬剮,以報典韋與愛子在天之靈。

 

然而,雖然在情感層面上,張繡是自己的仇人;可在理智層面上,如今的張繡正是自己最需要的人才。

不讀懂曹操,不足以談人生

 

 

“但凡有志成霸業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而曹操的過人之處,便是有容人之量,忍常人所不能。

 

曹操決定釋然過去,他選擇放下與張繡的糾葛,也原諒張繡異位而處的作為。

 

不僅如此,他還安排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為妻,兩人結成兒女親家。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