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職業三年,我找不到工作了”

“自由職業三年,我找不到工作了”
value101 2020-10-20 檢舉

 

曉昱大學畢業後,並沒有立即找工作,一方面他覺得當時的就業形勢嚴峻難以找到匹配工作,另一方面他想嘗試創業,便通過銀行貸款自己開工作室創業。

 

但是曉昱工作室並不穩定,自由職業三年後,他最終還是決定進入職場,找一份心儀公司工作。

 

但是面試幾家公司之後,要么沒收到回复,要么就是被拒絕錄用,這讓他很苦惱。

 

其實,“自由職業”並非是無所事事,反而培養了許多優秀的職場潛能,但是HR卻難以全部從一紙簡歷中獲悉,這便成為了HR與面試者的“交流鴻溝”,也是擺在面試者前的一個現實難題。

 

為什麼長時間的自由職業

會影響重返職場?

 

1、工作體制不同,工作履歷難以凸顯

同事王玲自從上一份工作辭職已經兩年了,她在家備孕期間發現做自媒體寫作可以作為兼職,便組了一個團隊慢慢摸索經驗。

 

工作兩年後,團隊因為其他原因解散,王玲開始面試找工作,卻不知如何在工作履歷上凸顯自己這兩年的工作成果。面試中HR看到王玲兩年自由職業的履歷,並仔細詢問相關事務後,也並非全部認可王玲的工作經驗。

 

相對於傳統的工作體制,在家辦公的體制尚未成熟以及被職場人所完全接受。

 

所以當工作體制不同時,自身的工作經驗等也難以在工作履歷上凸顯,沒有一個官方的證明和憑據,這使得HR和領導可能會在能力方面打個問號,從而給出面試者待定的答案。

 

2、自由職業時間長,難以適應職場文化


希瑟·湯森德在《人脈:構建人際網絡,拓展商業機會的行動指南》一書中指出,很多人因為缺失交流環境和空間,從而“丟”了人脈,在信譽、個人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的影響力逐漸削弱。

 

而且根據研究顯示,多數人選擇自由職業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不願在公司耗費過多精力在職場文化、環境的學習和人脈的建立上,他們覺得這些難以把控且耗費心神,做不好還會斷送當前的職場資源。

 

但是社會事實和經驗則證明,懂得職場文化和搭建人脈的職場青年更能在職場這條路上發展得愈加順暢。

 

因此,自由職業時間長的求職者也需要改變對職場偏見,逐漸適應職場文化和學習職場上的其他規則,才能慢慢成長和發展,開發出潛在的能力。

 

3、自我驅動力削弱,陷入自我懷疑迷障

 

《大器晚成》一書中,里奇·卡爾加德提到,在這個充斥著大量數據和信息的時代,無論是考試成績、薪水、還是臉書點贊,我們都關注的是其中的數字。

 

而對於從自由職業轉向公司體制內工作的職場人而言,在前後兩者的的磨合期內,會存在職場能力的偏差和弱化,這同時也會造成其心理上的迷失。

 

久而久之,相對於自由職業時以自我興趣為主導的工作驅動力,在公司單一的工作興趣便會降低,職場工作效率也會隨之大大減弱,即自我驅動力削弱。

 

在短暫的轉入公司工作中,可能會對自身能力的搖擺不定、猶豫不決、不確定等因素從而陷入自我懷疑,這種自我懷疑會使職場人常常錯失良機和才能。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