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拼的是決策力:3個行動步驟,有效提升決策水平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決策力:3個行動步驟,有效提升決策水平
value101 2020-10-18 檢舉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決策力:3個行動步驟,有效提升決策水平

 

如果從選擇大學和專業算起的話,人的一生大約會面對七次關鍵的選擇。選擇第一份工作決定你初步的格局;選擇伴侶決定了你一半的人生;選擇職業路徑決定了你未來的發展路線……

所以,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們會發現,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往往是關鍵時刻的選擇。我做一對一生涯諮詢,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來訪者:

“老師,我是要體制內穩定的工作還是去高薪的民企?”

“我該考研、出國還是就業?”

“我該去北上廣闖一闖還是回到安逸的老家?”

人們在人生的關鍵時刻難以做出選擇,其根本原因就是決策力的缺失。

01

決策力,才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關鍵

 

我的來訪者魏騏(化名)今年28歲,工作5年,一直在互聯網公司做技術。他現在所在的公司規模不大,他從普通技術員一直做到了團隊的負責人。

對於公司的業務,魏騏覺得自己駕輕就熟。從未來發展前景看,公司比較穩定,不會有太大變化,這也意味著他的職位基本止步於此,遇到了“天花板”。

現在他有一個機會:國內某知名互聯網公司給到他一個offer,讓他比較糾結的是,如果去了只能從普通技術員做起,不能帶團隊,等於重新開始。老東家的穩定與地位,新東家的機會與平台,在“雞頭”與“鳳尾”中,魏騏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我有一個朋友,想要裝修新房。第一次覺得歐式風格比較漂亮,就讓設計公司按照歐式風格設計了圖紙,還跑去看了幾次歐式家具;第二次又覺得中式裝修比較古典有味道,就讓設計公司重新出了圖紙;後來又聽別人說日式裝修收納空間大,又讓設計公司在一個房間重新設計了榻榻米……

從他張羅裝修到現在,兩個多月過去,設計圖紙還沒搞定。朋友跟我說:“選擇多了,反倒讓選擇比較困難了。”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不是選擇有困難,而是作決定難,因為你決策力弱。

決策力簡而言之就是作出選擇或決定的能力。它通常是指人們在面對兩種以上選擇時,通過分析、比較,從中選擇最優方案的過程。

人們在一些重大選擇上的準確判斷、快速反應,體現了一個人決策力的高低。而決策能力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關鍵。那麼到底是什麼阻礙了人們的決策呢?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決策力:3個行動步驟,有效提升決策水平

 

02

影響決策力的3種心智模式

 

影響人們決策的,是很多錯誤的心智模式。

1、風險厭惡模式

任何一次職業選擇,都是不斷權衡利弊,做出取捨的結果。這也就意味著,每一次選擇都有風險,但很多人只想要職業收益,不想承擔任何風險。

我有一個來訪者,在一家商業銀行上班,雖然他的崗位是銀行的關鍵業務崗位,但他仍然缺乏安全感。他覺得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傳統金融機構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後來他考取了當地某個機關的公務員,他覺得公務員肯定要比銀行的崗位穩定。

他考取的職位並不是所屬機關的關鍵崗位,薪酬福利也沒有銀行好,所以當他接到機關讓他去報到的通知時糾結不已。

他既想要銀行的高薪,又想要公務員的穩定,只有這樣百分之百的規避風險才能讓他感覺到有安全感,但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追求百分之百安全感的人,要么墨守成規不敢求變,要么在糾結中永遠不做決策和選擇,而無論哪一種決定,都意味著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2、依賴模式

講到決策,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來訪者,他們往往對生涯諮詢的過程不大關注,而是想馬上拿到結果。他們會在問題陳述完了之後問:“老師,如果你是我,你會怎麼選?”

這其實是一種依賴模式,當他們把自己的人生選擇交出去的時候,意味著他們不用做出思考和決策,同時也不用承擔相應的責任和風險。

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是不同的,所以選擇肯定是不同的,對於自己的人生選擇,沒有人能代替你做決策。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