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不撕掉老好人的標籤,最後只能是撕逼的結局

心理學:不撕掉老好人的標籤,最後只能是撕逼的結局
value101 2020-09-24 檢舉

 

有段話寫的很好:“別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因為那些好意思為難你的人,都不是什麼好人。”

當我們對親近的人失去了心理界限,又會發生什麼狀況?

有一種互動表面上無怨無悔、任勞任怨, 但是相處久了,被照顧一方的內心卻絲毫沒有快樂的感覺,反倒像是被困在厚厚的棉被裡,無法動彈,到最後慢慢地窒息而死。

當你的界限被侵犯時,你會有一種被人在胸口重重掄一拳的感覺。

你知道他的出發點並非惡意,可是卻無法認同對方的做法時,便經常會有一種“會痛,但不能叫”的憋屈感。

心理學:不撕掉老好人的標籤,最後只能是撕逼的結局

 

 

“好人”只付出,不索取總給予,難接受。

禁慾,封閉,委屈自己,成全別人。

易向內攻擊自己,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好”太在意,所以只用生命的一部分去活。

這樣的好人受人尊敬,他們自己也多認為自己是好人。

但跟他們一起生活的人反而“愛”不起來。

因為他們太壓抑,不真實。

《哈姆雷特》中:“過度的善良反而會摧毀它的本身”。

是的,很多時候,忍一時,得寸進尺,退一步,變本加厲。

心理學:不撕掉老好人的標籤,最後只能是撕逼的結局

 

舉個例子:

當你不想和一個男生出去約會時,你不需要絞盡腦汁去編造理由。你不欠任何人解釋,只需要簡單地說一句“不了,謝謝”

不用為了禮貌所有事都答應,都說“好的”。你可以拒絕,可以說“不”,因為這是你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事原則和生活方式,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衡量別人,也不要把自己的善意強加給別人。

善意成了他的負擔,而當這種負擔出現的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直接告訴對方:謝謝,我不需要。

心理學:不撕掉老好人的標籤,最後只能是撕逼的結局

 

任何關係間,我們都要敢於用表達自己的真實需求,守住自己的界限。

憑什麼,我是你的晚輩,就要任意受你支使?

我是你的學生,就要接受被你罵?

我是你的伴侶,就要任你支配……

很多人都愛面子,愛面子的結果是“死要面子活受罪”,這是一種典型的心理不健康現象。

習慣了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忽略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需求,長期內心壓抑,十分痛苦。

心理學:不撕掉老好人的標籤,最後只能是撕逼的結局

 

很多從小就懂事的人都說,如果可以重來,寧願做一個不太懂事的孩子,太累了。

再比如,很多人習慣抱怨、嘮叨、指責別人和社會,偏偏缺乏自我反省,這樣的結果是氣大傷身,氣壞了身體,抱怨壞了關係,灰暗了人生。

這也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

人的基本需求及其屬性人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層次,從低到高依次為: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情感/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

心理學:不撕掉老好人的標籤,最後只能是撕逼的結局

 

多數老好人屬於愛的需求未被滿足:缺愛。

童年時的心理缺陷或情感缺乏往往會影響一生的發展,而要彌補則需付出很大代價。

我們都知道,蓋房子需要先打地基。

房子蓋得越高,地基越要打得深而穩。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