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共生效應”:靠近優秀的人,是成長最快的捷徑

自然界中有這樣一種現象: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會變得矮小脆弱,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
這就是著名的“共生效應”。
荀子也說過:“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就連自然界中的植物和沙子都會受到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人也不外乎如此。
靠近積極陽光的朋友,你會慢慢愈發樂觀;與唉聲嘆氣的同事朝夕相處,你也逐漸變得沮喪。
選擇靠近不一樣的人,會有截然不同的人生。靠近優秀的人,是成長最快的捷徑。
離你最近的人,
影響著你的人生走向
商業哲學家吉米·羅恩曾經提出著名的“密友五次元理論”:
“與你親密交往的5個朋友,你的財富和智慧就是他們的平均值。 ”
離你最近的人,就像是一面鏡子,可以透過它看見你的閃光之處,也將你所有的缺點展露無遺。
享譽世界的數學家華羅庚不止一次在公眾場合提起他的恩師王維克老師。
他讀書時貪玩調皮,經常被語文老師責罰。但他的數學老師王維克認為他有一定的才能,開始有意地培養他。
王維克本人博學多才,家裡藏書豐富。華羅庚受其影響,經常到家裡借書或者請教問題,王老師每次都耐心地解答指點。
在老師的幫助下,他漸漸定下心來,丟掉貪玩的毛病,更加專心鑽研數學。
有一次,他信心滿滿地請老師指點一篇新撰寫的論文,並驕傲地告訴老師,他已經同時轉發給其他高校的教授們,想讓他們一起見證這“偉大”的研究成果。
王老師一看就痛批了他一頓,說:“前人花了幾十年都沒解決的難題,要是你能如此簡單就得出結論,豈非是奇蹟!你的證明顯然不能成立!”
華羅庚也從這次的長談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後對待每次研究都更加審慎認真。
人這輩子,和誰在一起,真的至關重要。
離你最近的人,他們的一舉一動,會在不知不覺間影響你整個人生軌跡。
或能帶你觸及頂峰,亦可拉你跌落谷底。
前陣子聽師兄阿宇說起,他從一個小型工作室跳槽到另外一家著名外資企業後的糟糕經歷。
剛開始那會他熱血沸騰,前一天做方案加班到凌晨,第二天又馬不停蹄地趕去向甲方匯報。
但後來他發現自己的頂頭上司愈發懈怠,經常找各種藉口提前下班,甚至遇到問題的時候三番五次推諉責任。
在這種領導的麾下,阿宇感覺沒有了奮鬥的動力,想著得過且過混個日子,也能照常領到相應的工資。
直到公司高層領導開始找他們面談勸退的時候,他才知道一切為時已晚。
作家張皓宸說過:“前行的路上,我們不僅受遠方的羈絆,還被行人影響,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去接近那樣的人。”
人生不長,碌碌無為是一生,精彩紛呈可一世。
與其被身邊一無所成的人同化,不如竭力靠近那個能引領你的人,砥礪前行。
人生路上,懂得主動選擇與你同頻的人,才能更好地把命運的舵輪掌握在自己手中。
好的圈子讓你成長,
壞的圈子讓你甘於現狀
作家趙星分享過她作為交換生去北大上學的經歷。
她因高考失利就讀於一所普通二本學校,後來抓住一個機會到北大學習一年。
到了北大,她每天一大早起來發現人最多的地方不是飯堂,而是圖書館和自習室。
每當考完試後,同學們依然積極找老師討論問題,查漏補缺。
反觀自己的學校,情況卻截然不同。
平日里同學們不是在打遊戲,就是在聊八卦。
更有甚者,除了曠課缺考,還無視學校紀律夜不歸宿。
北大濃烈的學習氛圍深深震撼了她。後半學期,她在圖書館埋頭苦讀,一字一句地研究各種全英公關教材。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
她在眾多名校生中脫穎而出,拿下了著名公關公司的四個實習生名額之一。
賈平凹在《遊戲人間》中寫道:
“你生活的圈子其實就是你生活的世界,代表著你的審美和生活水平。如果你不想跳出這個舒適區,你的生活會很安逸,你和別人的差距會擴大。 ”
一個人只活在低質量的圈子中,就如同溫水中的青蛙,不知不覺間就會被時代所淘汰。
越是靠近高水平的群體,越懂得向內鞭策,向外突破。
心理學裡有個詞叫作“花盆效應”,說的是如果一個人在“花盆”中待久了,就會不思進取,安於現狀。
那些固步自封的人,往往只知道貪圖眼前的蠅頭小利,不懂得放眼將來的大千世界。
而真正聰明的人,會主動融入高層次的圈子,打破自己的壁壘,拓寬自己的眼界。
靠近優秀的人,
是成長最快的捷徑
之前大火的電視劇《精英律師》,女主角戴曦在一家著名律所實習,沒想到一進公司就惹了大麻煩。
上司羅檳派她去做一個案子簡單的收尾工作,她卻弄巧成拙。
因為自己淺薄的法律知識和一時的同情心,擅自決定為對方當事人出招規避責任,導致案子差點重新陷入僵局。
由此,上司大發雷霆:“作為律師,委託人的利益是要放在第一位的。沒有專業支持的同情心氾濫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戴曦這才意識到職場中所謂的“熱心腸”,很有可能是一種致命的錯誤。
從那之後,她收起了自己的魯莽,專心跟著上司學習處理各類棘手案件,積累了不少經驗。
後來,她不但用巧思為律所贏得了一個重要合作,還受到上司的感染和鼓勵,繼續進修學習,從律師助理變成了可以獨立開庭的優秀律師。
吳曉波曾說過一句話:“再窮也在站在富人堆裡。”
一個人的經濟可以貧窮,但思維卻不能貧窮。
層次高低的人之間,相差的從來不是金錢的額度,而在於他們思考的維度。
毋庸置疑,強者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馬龍站在第32屆夏季奧運會乒乓球冠軍領獎台上的分享,我至今記憶猶新。
媒體問及中國乒乓球為何如此強大時,他講道:“教練和隊友都是世界冠軍,會有無形的動力鞭策你。”
人生來並不都是強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當我們試著與強者同行,會發現多了一份果敢,少了一絲怯懦。
他們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會勸你知難而退,反而是激你再接再厲。
懂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在自己未來的路上越走越順,迎來自己的巔峰。
《大學》有言:“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
人這一生,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你可以主動選擇與你同行的人。如若你有鴻鵠之志,便不要與燕雀為伍。
離開拙劣的群體,不再把生活過成一灘淤泥;融入優質的圈子,跨過從前不敢逾越的障礙。
餘生漫漫,請靠近真正的強者,整裝再出發,踏上新征途。
願你一路披荊斬棘,結交能者,攀登自己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