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以後,請過鬆弛的生活

35歲以後,請過鬆弛的生活
value101 2022-12-06 檢舉

 

 

 

人生不滿百,何必千歲憂。

畫家何多苓曾在《十三邀》中,講了一個觀點:

任何事情,都要鬆一點比較好。

活得太緊的人生,擰巴而焦慮,鬆弛下來,反而事半功倍。

就像是鋼琴家的手,平時保持鬆弛的狀態,彈鋼琴的時候,才能更好地發力,發揮出最好的水平。

 

人過了35歲,生活兵荒馬亂,更容易神經緊繃,焦慮內耗。

但實際上,很多煩惱都是自己給的。

把心放寬一點,事看淡一點,節奏放緩一點。

不憂不懼,物來順應,才能從容生活。

 

01

心態鬆弛,不焦慮

梁曉聲曾在《忐忑的中國人》中寫道:

“中國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農村和城市,集體陷入了一個焦慮、忐忑的年代。

 

人心介於有盼頭與放棄了盼頭的焦慮與搖擺之中。”

尤其在35歲以後,工作的迷茫,生活的重壓,人很難不被焦慮裹挾。

我們一面要忙著支付各種賬單、處理待辦事項,一面要盯著別人的生活,暗自較量。

同事升職了,薪資翻倍了;親戚的孩子考上重點初中了,而自己的孩子成績堪憂……

越比較,越焦慮。

我們太過心急,於是不加思考,就盲目跟隨別人腳步,急於過標配的人生。

我們的內心又太過好強,所以總是拿別人的成就來鞭策自己,生怕被別人比下去。

人生過半以後才明白,讓自己鬆弛下來,放下比較的心,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軌跡。

演員詠梅年近不惑時,才拿到人生中第一個影后。

在那之前,她一直默默無聞,潛心沉澱。

她會拒絕很多不適合自己的戲,寧願花那些時間好好生活,建設身心。

她曾在一檔節目中坦言:自己無所謂紅與不紅,保證一個好的心態,比什麼都強。

或許,我們終其一生該追求的,不應該是“比別人過得好”,而是“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調整好自己的預期,管理好自己的目標,才能擺脫焦慮,過鬆弛的人生。

 

02

精神鬆弛,不內耗

早前在微博看過一個話題:精神內耗的人活得有多累?

有人說,別人表情有異常,就琢磨是不是自己說錯了話;

犯了無傷大雅的錯,會在心裡自責好久,擔心不會再得到別人的信任;

明明什麼都還沒做,卻總是覺得很累……

歸根結底,容易精神內耗的人往往自信不足又過於敏感,很多瑣碎的小事,都會在心裡上演一場大戲。

心理學家邁克講過一位患者的故事。

主人公霍爾某天翻看社交平台,發現同事艾倫給共同的好友都點了贊,唯獨沒給自己點。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