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以後,人間最清醒:篩選,過濾,沉澱

30歲以後,人間最清醒:篩選,過濾,沉澱
value101 2022-12-05 檢舉

 

 

人只有經過摔跤,

才能學會走路。

 

很認同這樣一句話:

到了30歲,家庭、工作和生活都趨於穩定,人也就截然分為兩種。

 

一種是重複30歲,另一種是開始尋找新的人生。

30歲是一道分水嶺,不僅意味著心智的成熟,也代表著人生邁入了換擋期。

在這新的階段,必須學會對原有的生活方式進行優化和升級。

30歲以後的生活,像一杯掬在手裡的熱茶,經歷時間的篩选和過濾,才能沉澱出沁人的芳香,品嚐到甘甜。

 

1

篩選

《哈利·波特》裡說:

你想過什麼樣的人生,並不取決於你的能力,而是取決於你的選擇。

人過三十,時間與精力越來越寶貴,經不起任何消耗。

無論是與人相處,還是做人做事,都要盡力篩選,找到生活的最優解。

 

1. 篩選人際關係

作家少文傑在《冒失咖啡》中說:

人,不可能有很多朋友。

 

所謂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種詩意的誇張,就是一種淺薄的自負。

步入中年以後,我們參加的飯局越來越多,接過的名片越摞越厚。

與形形色色的人打過交道後,才會慢慢懂得:

朋友這種關係,質量遠比數量要重要得多。

心理學家鄧巴認為:人的一生,只能與150餘人保持穩定來往,真正深交的,頂多20人。

30歲以後,人的精力有限,與太多的人交往,只會把生命攪擾得擁擠不堪。

學會對人際圈子進行篩選,斷掉那些無關緊要的關係。

多跟合得來的人同行,常與懂你的人來往。

圈子乾淨了,人才自在;關係舒服了,人才舒心。

 

2. 篩選合適目標

美國成功學家卡耐基做過一項調研發現:

只有3%的人有確定目標,而另外97%的人,要么目標不清晰,要么根本沒有目標。

10年後,他再次調查。

那些3%有目標的人,早已實現人生藍圖,收穫成功。

而97%的人,除了年齡虛長,依舊生活上沒有任何起色。

中年,是人生大展拳腳的發力期。

目標過小,就限制了自己的發展;目標太大,無法實現,便只能蹉跎歲月。

扎克伯格說:“一個人真正的目標感在於,意識上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三十歲後,學會結合自身優勢,做長遠規劃,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賽道。

有了適合的目標,你才能用具體的行動,一步步抵達更好的生活。

 

3. 篩選正確思維

稻盛和夫提出過一個很著名的公式:成功=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

人到中年,想做出一番事業,熱情和能力不可或缺。

但最關鍵的首要因素,還是思維。

思維方式對了,再難的事也事半功倍;思維錯了,只會越拼命越失敗。

很贊同這樣一句話:

“所謂命,就是一個人看問題和做事情的方法,如此而已,但它們卻決定了人的一生。”

站在人生的30歲上,面前的關卡越來越難,處理的事情也越來越棘手。

想要更好解決問題,關鍵在於找對思維。

學會換位思考,多創新多變通,尋找新的方法。

遇事多思考,篩選最有效的思維,才能從困境中脫身,一次次闖關過坎。

 

2

過濾

《斷捨離》中有一句話:

讓生活變得快樂,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過濾掉那些不需要、不合適、不舒服的東西。

前半生,我們拼命做加法,讓人生有更多可能性。

30歲以後,要學會對生活刪繁就簡,為情緒減負,為內心減壓。

過濾掉那些多餘的事物,卸下所有的負累,我們才能輕鬆前行。

 

1. 過濾負面情緒

人到中年,在生活的兵荒馬亂中,每個人都積攢了一身的負能量。

身上擔子越來越重,事情越來越多,崩潰往往只在一瞬間:

上班路上車輛的加塞,辦公室裡同事的詆毀,回到家中與伴侶的爭吵……

情緒一旦被點燃,小事就會變成大事,最終擾亂平靜的生活。

美國心理學家羅賓斯說:“人生的關鍵就在於,懂得控制痛苦和快樂這股力量,而不為這股力量所反制。”

面對生活的刁難,冷靜地處理,才能把人生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