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後才明白的事:變壞之後,人生才開始有意思

30歲後才明白的事:變壞之後,人生才開始有意思
value101 2022-12-05 檢舉

 

 

編者按:

過去,為了「變好」,我們做了太多——

好的性格、好的品質、好的……

但這麼好的我們,卻總是出問題。

所以今天,我們要特別談談「變壞」:

如何透過「壞我」,去發現、創造另一種活法?

 

 

我們的內在,都有一個「壞我」

 

在心理行業呆久了,看的人和聽的故事越多,我越發現——

 

很多心理的矛盾和衝突,都源於對內在「壞我」的抗爭。

 

「壞我」是沙利文提出的概念,與「好我」相對應。

 

「好我」指一個人身上被外界讚許,或自己引以為豪的部分;

 

而「壞我」則是指人身上不被外界讚許、或自我嫌棄的部分。

 

很多人常常會習慣性地壓制「壞我」,發展「好我」。

 

他們以為:

 

去掉怯懦,就是勇氣;

克服自卑,就會自信;

消除痛苦,就能快樂……

 

如此一來,就能徹底消滅「壞我」,變成一個無可挑剔的完美之人。

 

這聽起來很積極、很美好。

 

但事實上,「壞我」是生命的組成部分。

 

無論多麼努力消滅,它依然會不請自來:

 

啊,不想工作,只想摸魚……

啊,不想冷靜,只想罵人……

啊,心裡難受,無法快樂……

 

一邊是追求完美的「好我」,一邊是揮之不去的「壞我」,兩股力量相互拮抗,形成分裂。

 

這時,該怎麼辦?

 

經過認真觀察、探索,我發現:

 

一個人想要真正變好,不在於他離「壞我」有多遠,而在於他離「壞我」有多近。

 

為何這樣說?

 

相信看了這篇文章,你會從3個來訪者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抱持「壞我」:不改變,也沒關係

 

10歲的小A,是一個內向、孤獨的孩子。

 

一邊渴望擺脫孤獨,一邊害怕主動,造成她內在的痛苦與擰巴。

 

有一次,家裡來客人,帶來了很多零食,弟弟妹妹快樂地蜂擁過去。

 

她很想跟著衝過去,但一想到要面對生人,她就心跳加速、渾身緊張。

 

最後,她只能躲在房間默默地看著。

 

生活中,類似這樣的場景經常發生。

 

在諮詢室裡,她一遍又一遍地自我攻擊:

 

“大家都說我是'小啞巴' ,連開口說話都不敢,我真沒用,糟糕透了……”

 

直到有一次,她和諮詢師發生以下對話:

 

諮詢師: 你平時一個人喜歡做什麼呢?

 

小A: 數數。我可以不間斷地從1數到1萬……

 

諮詢師: 看來你是個數數高手。

 

小A: 那當然,在學校的速算競賽中,我還得了第一名呢。

 

諮詢師: 你是怎麼做到的?

 

小A: 算數的時候,別的同學經常東張西望,只有我完全沉浸在數字裡,從不分心……

 

通過在對話中不斷覺察、探索,小A才逐漸意識到:

 

原來,內向並非一無是處;

原來,內向可以讓自己更加專注。

 

改掉內向,也許可以在小伙伴面前更自在;

但同時,也失去了這份獨一無二的專注力。

 

諮詢師問:“現在,你還討厭自己的內向嗎?”

 

小A猶豫了一會兒:“我不討厭內向了,可我還是想擺脫孤獨。”

 

那到底要怎樣做,才能既維持內向,又不孤獨呢?

 

小A苦苦思索很久,終於想到解決方案——

 

她依舊做不到在人群中游刃有餘地表達自己,

 

但她學會了通過書信、私聊的方式,向小伙伴一點點打開自己,收穫友誼。

 

透過小A的故事,不難看出:

 

我們身上一系列與生俱來的性格特點:

 

內向or 外向;

理性or 感性;

急性子or 慢性子……

 

它們本身並無好壞之分。

 

很多時候是我們追求優越時的無力與挫敗,讓它們成為了「替罪羊」:

 

都是因為內向,我才沒朋友;

 

都是因為感性,我才被渣男騙;

 

都是因為慢性子,我的效率才這麼低……

 

當我們把它視為「壞我」時,就會拼命與之對抗,從而忽略它的積極作用。

 

只有走近它,抱持它,我們才有可能從中創造另一種雙贏的模式——

 

既能做真實的自己,也能達成內心的願望。

 

從而一點點地告別痛苦、擰巴,變得愈加舒適、從容。

 

 

聆聽「壞我」:謝謝你,一直保護我

 

有的「壞我」,諸如內向、靦腆等性格特點,沒有破壞性;

 

而有的「壞我」的確具有破壞性,這時,又該怎麼面對呢?

 

25歲的B女士,是一位脾氣暴躁的媽媽。

 

常常因為一些小事對女兒大發雷霆,嚇得女兒現在和她非常疏遠。

 

諮詢室裡,B女士非常自責:

 

“我知道不該對孩子發脾氣,我也想當一個溫和的媽媽。但情緒一上來,我根本控制不住。”

 

她問諮詢師如何消滅壞脾氣。

 

諮詢師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邀請她做催眠探索:

 

請閉上眼睛,想像你訓斥女兒的畫面……

 

靜下心來體會每一個身體動作,每一個內心感受,去好奇——

 

我的身體在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需求,那是什麼呢?

 

B女士低下頭,左手摀住自己的胸口,緩慢地呼吸著。

 

突然,她長長舒一口氣,用沙啞的聲音說出一句話——

 

我渴望,自己的聲音能被聽見。

 

原來,在她10歲時,父母總是大聲、憤怒地爭吵。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