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那些讓你“變好”的人

警惕那些讓你“變好”的人
value101 2022-12-03 檢舉

 

前段時間,我一位朋友決定跟劉畊宏練習體操減肥,並且行動力非常強。

 

但沒堅持幾天,她就放棄了,又回到原來不想動的狀態。

 

朋友說,感覺自己的生活不是在螺旋上升,而是循環往復,一直留在原地。

 

據我了解,很多人在「變好」的路上,都曾陷入過類似這樣的循環——

 

想變好-堅持不下去-還是想變好-再次放棄……

 

長此以往,人會處於一種分裂的狀態:

 

既想變好,但又想放棄。

 

為什麼會這樣?

 

在我看來,它的根源就在於:

 

有一種「不想改變的動力」 ,在偷偷阻礙我們變好。

 

 

循環背後的吸力和引力

 

一個人具有「改變的動力」,同時也會有一種「不想改變的動力」。

 

因此,就算我們意願特別高,但大多時候的改變,往往會以回到原點為終結。

 

比如我開頭提到的那位想減肥的朋友。

 

剛開始,她覺得自己只要每天堅持練習,很快就能穿上好看的衣服。

 

於是,前三天,她全程都跟了下來,非常認真地做每一個動作。

 

到了第四天,她做某些動作時,開始放水,而且跳完後累癱在沙發上,刷了好久手機。

 

第五天,她突然想起某個劇更新了,開始勸慰自己,都運動好幾天了,可以休息一下了。

 

最後,跳操的動力,已經被想吃想休息的動力覆蓋了,她再次回到原來的狀態。

 

表面上,朋友有很強的「想要變好」 的動力:

 

要減肥,要變得更好看一些。

 

但實際上,她內心更渴望的是「什麼都不做」

 

躺在床上刷手機,吃高熱量的油炸食物,盡情享受下班後的放縱。

 

在《阻力最小之路》中,作者弗里茨把這兩種狀態比喻為「鐘擺的兩個頂端」  ——

 

當鐘擺到達一端時,它會有很強的動力,沿路下滑回到另一端。

 

也就是說,

 

當一個人短暫地達到「更好的自己」的狀態時,

 

其實也蘊含著最強的「我想回到原樣」的渴望。

 

鐘擺注定要往回擺,想要阻止下墜,需要用手托著它。

 

然而,這種狀態是脆弱的。

 

只要絲毫不注意,一鬆手,鐘擺就會以最快的速度回落。

 

所以,有的人就算按照科學的減肥方案,成功減肥,但體重降到目標值後,又會迅速反彈。

 

並且,一旦又回到原點,我們往往會自我懷疑、自我責備:

 

為什麼我就是堅持不了?

這種狀態實在太糟糕了!

 

於是,為了脫離這種狀態,不久後我們又會逼自己動起來,像鐘擺一樣循環往復。

 

 

鐘擺結構的產生

 

這種鐘擺結構,是如何產生的呢?

 

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提到一個理論:

 

人的行為,可以對應「父母」、「兒童」和「成人」這3種狀態。

 

很多人的生活像鐘擺一樣循環,就來自於「父母」狀態和「兒童」狀態的兩極撕扯。

 

所謂「父母」,代表著生命最初孩子被灌輸的要求。

 

要聽話懂事;

要考第一名;

要成為好學生……

 

「父母」的指令,構成每個人最初的行為準則,提供了一種“可以”和“不可以”的規範。

 

並且,這些規範會內化到我們內心最深處,非常難以察覺。

 

但值得注意的是,內心的「父母」最常說的話是:

 

你這樣做不好,應該那樣做。

 

甚至有時候,它會提出一些不太合理的要求:

 

你太胖了,應該去減肥,瘦點才好看;

你都已經30歲了,應該結婚生孩子了。

 

表面上,這些話聽起來很有道理;

 

實際上,它卻對我們作出了一種審判——

 

你現在的狀態是壞的,

改變成我說的那樣,才是好的。

 

這時候,就形成了一種對立的狀態:

 

我必須聽從「父母」的聲音去作出改變,

才能免於「父母」的責罰。

 

但就像弗里茨所言:

 

很多時候我們改變的動力,是為了不讓壞事發生;

 

但這種動力,並不是可持續的。

 

一旦這種動力消失,我們就會來到「兒童」狀態。

 

所謂「兒童」,代表著我們仍未成熟的情緒化一面。

 

每當聽從「父母」的要求開始改變,但沒能堅持下來,回到現狀時,「兒童」就像受到責備一樣,充滿情緒化:

 

為什麼我沒能力做好?

我讓「父母」失望了。

 

並且,每一次失敗,我們就會更加確信,自己是缺乏能力、意志力不堅定、對自己不負責的人。

 

而這些負面體驗,又激發了下一次改變的動力。

 

但從根本上講,這種動力是負面的,只是為了逃避不好的自己,不得已而為之。

 

並且,比起聽從「父母」的指令,去作出改變,

 

「兒童」很重視安全感,更願意留在原狀。

 

於是——

 

越逼自己改變,越想停留在原地;

越停留在原地,越是會感到自責;

越是感到自責,越想逼自己改變……

 

這兩個狀態在不斷撕扯,人只能一直留在原狀,甚至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從“我要改變”到“我想改變”

 

那麼,該如何跳脫這個循環呢?

 

答案很簡單:

 

搬出內在的「成人」,用自我意識去思考事情。

 

在《最小阻力之路》中,弗里茨揭露了一個現實:

 

如果我們身處鐘擺結構中,

 

無論付出多大的努力,問題只能是暫時被解決。

 

因此,如果要徹底實現改變,就要替換結構。

 

即:用「成人」的功能,替換「父母」和「孩子」的功能。

 

「成人」是一個更穩定的調停者,主要有三種功能。

 

① 審視「父母」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

 

面對「父母」的要求,「成人」會結合自身現實,重新作出判斷。

 

比如,有的人隨著年齡增長,看到同齡人都結婚了,會猶豫要不要找個人湊合過算了。

 

這時候,「成人」會理性分析,並作出判斷: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