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強者和弱者的區別,本質上只有一個

心理學:強者和弱者的區別,本質上只有一個
value101 2022-09-27 檢舉

 

曾經,一位心理學大咖被邀請去米末開設講座,他在講座中,將人的價值觀分為兩種——強勢價值觀和弱勢價值觀。

強者往往擁有強勢價值觀,弱者總被弱勢價值觀限制。

那麼,兩種價值觀的區別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擁有強勢價值觀的人,喜歡問“為什麼”;擁有弱勢價值觀的人,喜歡問“憑什麼”。

好比面對優秀的同事,強者會發現對方身上的亮點,試圖追上對方,他們用行動來回答自己的疑問。

而弱者更喜歡抱怨,用“對方運氣好”、“如果我有機會也可以”等等自我安慰、貶低他人的辦法給予自己一絲慰藉。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曾說:

“誰都不能代替你過你的人生,誰都不能真正幫你解決問題,但是擁有了改變的勇氣,我們就有了克服困難的活力。”

 

強者,想要改變自己,追求更好的自己;

弱者,想要抱怨環境,給失敗尋找理由。

概而言之,人人都有可能成為弱者,也能變成強者,而強者和弱者之間的區別,本質上只有一個。

那便是——是否有勇氣改變。

 

人生來是弱者

你見過剛出生的小孩嗎?

軟趴趴的身體,各個機能都沒有發育完全,唯一能做的,便是號啕大哭,吸引母親的注意,只有汲取足夠的營養,才能讓自己更好發育。

那個時候的他們,面對意外沒有處理的能力,面對困難沒有解決的能力,面對風險沒有抵禦的能力,是十足的“弱者”。

而嬰兒依賴於更加強勢的父母,不僅僅是嬰兒的屬性,更是人類的屬性。

人類的本能決定了,他們一定想要追隨更強大的個體,這便是心理學中,“慕強心理”的產生原因。

 

正如《自私的基因》中寫道:

“自私的本源來自生命本身,個體的不安全感和存活的需求指導我們必須靠近一個更優秀的靈魂和個體。”

換句話說,人生來就是弱者,就有生存的壓力,有被保護的慾望。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解決自己面對的壓力,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尋求到完美的庇護,於是個體和個體之間的差距,才會日漸明顯。

那麼,當自己是弱者,並且無法面對壓力,也尋找不到庇護時,該如何解決呢?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