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難得的修行:修煉幸福力

成年人最難得的修行:修煉幸福力
value101 2022-09-23 檢舉

 

遇見· 在書中遇見未知的自己。

 

各位書友晚上好,歡迎來到由樊登讀書出品的讀好書欄目《遇見》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本書的作者彭凱平教授,結合20餘年的心理學研究實踐,為當下的你我重新解讀幸福。

 

隨時、隨地、隨手翻一翻,它會成為你的幸福枕邊書。

 

知乎上曾有人問:“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幸福?”

 

高讚回答是:

 

“幸福不是你得到了什麼,得到了多少,而是你剛好得到了你想要的。”

 

深以為然。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和感受都不一樣。

 

有人錦衣玉食,卻總不開心,有人粗茶淡飯,卻能樂觀知足,幸福與金錢、地位沒有絕對對等的關係。

 

就像《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一書中講的:幸福是一種能力。

 

幸福與否,與外部條件關係不大,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路走對了,才能遇見幸福。

 

 

走出幸福誤區,驅散心靈陰霾

 

曾讀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年輕女孩生病了,對來看望她的朋友不斷訴苦:

 

“醫生說我是積鬱成疾,你看我的命多苦。

 

小時候只能喝稀粥,別人家孩子吃大米飯;吃上了大米飯,可別人家天天吃餃子;

 

當我吃上餃子時,人家卻又大魚大肉;現在有魚有肉了,別人都是小汽车别墅;

 

我總是跟不上別人的步子,我的命怎麼這麼苦!

 

你看你多幸福,依然年輕漂亮,還有一個好老公疼你。”

 

朋友聽了,微笑著回答:

 

“我們的經歷差不多,只是我比你想得開:喝粥時,我想到的是不再餓肚子了;

 

有了大米飯,那比喝粥強多了;每天有餃子吃,那就和以前過年一樣。

 

回頭看這些日子,一步一個台階,越來越好。

 

說到漂亮,當年不都是人人夸你?你的老公對你不是百般照顧?

 

你什麼都不比我差,差的是心態!

 

你看,樂觀的人看到的是人生越來越美好,悲觀的人看到的是所有事的不如意。

 

正如松浦彌太郎所說:“所謂人生困境,不過是你胡思亂想,自我設置的枷鎖。”

 

很多煩惱,都是因為想要的太多。

 

心理學家希娜·艾揚格做過一個果醬實驗。

 

她在超市裡擺出各類果醬供顧客選擇:一天擺了6種,另一天擺了24種,想測試哪天顧客購買量更多。

 

結果顯示:顧客在面對24瓶果醬時,出現選擇煩惱,反而不願意購買了。

 

選項太多固然吸引人,但同時也讓人迷茫。

 

生活中,許多人被物質慾望奴役,以為外在擁有越多,幸福感就越強。

 

若把手段(賺錢)當作目標(獲得幸福),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因為只想掙錢的念頭會讓人忽視生活中其他積極的體驗,當金錢與家庭產生衝突時,還會造成精神壓力。

 

其實,少而精,人的生活質量才會提高,幸福感也會提升。

 

《瓦爾登湖》中梭羅的生活,雖物質極簡,卻內心豐盈,活得灑脫。

 

心靈自由度和精神上富足,才是一個人真正的需要。

 

比如健康、親情、友情、工作、學習、運動等,恰恰是這些樸實無華的事物,能提升幸福指數,是我們人生的終極財富。

 

 

感知幸福,選擇有意義的快樂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

 

身處這個變化的時代,人們的心理問題、心靈危機越來越不容忽視。

 

工作累了一天,回家躺著休息很快樂,但如果一直這麼躺著,就沒意思了。

 

學習太緊張,放鬆一下很快樂,但如果沒日沒夜地玩,人也會感到很空虛。

 

而當我們為生活設定積極的目標,就能體驗到一種溫暖而持久的幸福。

 

彭教授認為,幸福不是簡單的生理滿足,也不依附於攀比,而是一種有意義的快樂。

 

拿工作來說,除了養家糊口之外,如果能讓自己找到別的意義,就會讓自己活得開心積極。

 

樊登老師分享過一個事例。

 

他的師弟畢業後進了一家大國企,然後被派到印度賣電器設備,每年能賣幾十億美金。

 

他從國外回來後,大家都問他有多少提成?

 

這位師弟說了一句話:“總得有人為國家做點事情吧。”讓人肅然起敬。

 

一個人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尋到意義感,實現自己的價值,這種快樂才是發自內心的。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