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一不笑,二不問,三不爭

人到中年:一不笑,二不問,三不爭
value101 2022-09-23 檢舉

 

01

有句諺語說得好:“寧做螞蟻腿,不學麻雀嘴。”

人到中年,生活很苦,角色很多。如果不勤快一些,還叫苦連天,就會更苦。

唯有“閉嘴”,把時間用在賺錢、持家、學習上,才能改變命運。

因此,聰明的人,懂得“一不笑,二不問,三不爭”。

 

02

待人“一不笑”,以示尊重。

不管你多厲害,看人的時候,總是“一己之見”,不能真正懂得別人,更不能全面了解別人。

任何時候,不笑人短。

東晉時,大臣桓玄和殷仲堪、畫家顧愷之在交談。他們一時興起,決定鬥“詩”。

有人提議,以“ ”為主題,創造有關的詩句。

顧愷之說:“井上轆轤臥嬰兒。”

殷仲堪說:“百歲老翁攀枯枝。”

忽然,站在一旁的一位小兵,脫口說:“盲人騎瞎馬......”

殷仲堪立馬就翻臉了,因為他失去了一隻眼睛。

不管是井上的嬰兒,還是枯枝上的老人,馬背上的盲人,都很危險,都說得津津有味,可是觸及到了別人的缺陷,就一點也不好笑了,而是敗壞了人的素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處,也有自己的長處。就是聖人,也無法完美無瑕。

任何時候,待人都要寬厚,不僅能包容別人的缺點,還要給別人點贊。雖然,中年人不再像小孩子一樣,一顆糖就能哄得開心,但是中年人也會因為被人點贊,而內心歡喜。

給別人愉快,就是給自己創造好的印象,更好地融入到社會群體之中去。

 

03

社交“二不問”,心照不宣。

很多問題,表面上是關心,其實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比方說,一個剛剛失去父母的人,被人問到“您的父母最近如何”的問題,內心馬上就會難受,甚至會掉眼淚。

你以為是好奇,對方以為是“明知故問”。

人到中年,難免要和人打交道,因而遇到更多的朋友。也要一些很久不聯繫的熟人、親戚、同學,找到你,希望能聚一聚。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有些事情,不知道就算了。如果對方主動說起,那就另當別論。

不問閒事,純屬浪費時間。

書法家王羲之第四個兒子王肅之 ,有“愛管閒事”的習慣。

朋友苻朗 去中原溜了一圈,回到南方後,遇到了王肅之。

王肅之問:“中原的大人物有誰?生產什麼?有哪些習俗......請奴婢的開銷是多少?”

問題沒完沒了,顯得聒噪。

苻朗說:“樸素無華的奴婢,價值十萬;囉裡囉嗦的奴婢,價值幾千。”

聊天的氣氛,頓時就尷尬了。

人到中年,真的很忙。如果不是為賺點錢,得到什麼利益,估計沒有幾個人喜歡應酬。閒聊的話,明顯就會耽誤工作。

很多人,白天忙工作,夜裡還要加班。下班了,還要給孩子看作業,管著父母的養老。週末,也有自己的安排,臨時性的事情,會讓人很不舒服。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