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出眾,從管住嘴開始

一個人的出眾,從管住嘴開始
value101 2022-09-21 檢舉

 

每個人的身邊,都有這樣一種人:

 

受了點委屈,便忍不住找人訴苦;有了一點小成就,就巴不得四處炫耀。

 

很多時候,選擇敞開心扉,收穫的並非理解與認可,而是別人的冷漠與嘲笑。

 

很喜歡一句話:“群處時守住嘴,獨處時守住心。 ”

 

一個人的出眾,始於獨自耕耘,始於不動聲色。

 

委屈,不隨意訴說

 

在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中,女主角安吉麗雅大學畢業後,通過紐約頂尖時尚雜誌社的面試,成為女主編馬琳達的助理。

 

安吉麗雅對時尚一無所知,她穿著廉價的化纖衣服、用著掉色的口紅,認為自己的穿著打扮並不會影響工作。

 

安吉麗雅工作認真負責,卻總是犯錯,屢遭辱罵。

 

某天晚上,她送書和衣服到馬琳達的住處時,不小心打斷了馬琳達和丈夫的談話。

 

第二天,馬琳達對安吉麗雅說,在她僱用的所有員工裡面,安吉麗雅是最差勁的一個。

 

聽到這兒,安吉麗雅感覺很委屈,終於崩潰了。

 

她哭著跑去找好友傾訴,好友卻說:

 

“好,你可以辭職。你以為你拼盡全力工作,其實你只是在應付。

 

你在抱怨,你甚至希望你的老闆親吻你的額頭,每天給你的工作批個金色五角星!”

 

安吉麗雅頓悟,她開始端正工作態度,改變穿著打扮。

 

馬琳達讓她找到《哈利波特》這本書的手稿,她不僅完成了,還主動把手稿複印成兩份,提前送到馬琳達的雙胞胎女兒手上。

 

安吉麗雅的工作越做越好,馬琳達對她越來越滿意,出席重要的宴會帶著她,甚至帶她去參加巴黎時裝週。

 

她終於獲得了馬琳達的認可,成長為合格的時尚達人。

 

像安吉麗雅一樣,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總會遇到挫折和委屈。

 

但訴苦是沒用的,只會散播負能量,惹人厭煩。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裡說:“仍然認為向別人訴苦,不過是徒勞,與其如此,不如默默承受。 ”

 

人世實苦,所以更要憑藉一己之力,抵擋生活的重錘。

 

你只有獨自消化掉所有委屈,才能變得無堅不摧。

 

這世上從來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

 

所謂成長,就是把哭聲調成靜音模式,活成自己的英雄。

 

 

目標,不隨意透露

 

社會心理學家在一段TED演講中說道:

 

“當一個人當眾宣揚自己志向的時候,他會因目標被了解或認可而感覺良好。

 

而這種滿意感,會讓大腦以為他已經完成了目標,削弱他之後的行動力,導致事情不能成功。”

 

在我們身邊,總有這一類人:喜歡立下各種flag,卻沒有付出實際行動。

 

年初寫下閱讀計劃,一年讀100本書,可年底總結時,才發現買回來的一堆新書,只讀過幾頁。

 

發朋友圈,宣布兩個月瘦十斤的目標,制定了素食清單和每天10公里的跑步計劃,卻只執行了一個星期。

 

報名學車,決心三個月內拿到駕照,可是一年過去了,科目二還沒過,連著掛科3次。

 

記得電影《教父》裡有一句台詞:“真正要做的事,連上帝都不要告訴。 ”

 

之前,微博上有個“瞞著所有人考了個研”的話題衝上熱搜,原來是一位北京同學分享了她自己的考研經歷。

 

她想要讀研,在讀大學時,參加過兩次考試,但都以失敗告終。即便是這樣,工作之後,讀研的念頭她也從來都沒有放下過。

 

她不甘心,跟父母商量,父母給予了她大力的支持,並且同意她辭職去讀研。

 

於是,她下定決心備考。但這次她沒有對外公開,只是偷偷在微博上記錄考研的全過程。

 

白天,她一邊上班,一邊抓緊時間複習,沒有午休;晚上,經常熬夜學習到凌晨兩點;週末只去自習室或圖書館學習,拒絕所有娛樂活動。

 

一步一個腳印,一個人苦熬了半年,終於被北京交通大學錄取。

 

直到取得錄取通知書後,她才在朋友圈公佈,獲得有史以來最多的點贊和評論。

 

巨大的喜悅襲來,正如她在朋友圈所說:“終於攢足了六便士,可以去追月亮啦。”

 

比起鮮花鋪滿的路途,抵達終點時的掌聲更讓人憧憬。

 

努力無須廣而告之,被圍觀的成長很辛苦,你要不動聲色地奮鬥。

 

悄悄蓄力,向下紮根,有朝一日,蛻變重生,展翅高飛,驚艷所有人。

 

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所有的默默耕耘,終將收穫碩果累累。

 

成就,不逢人炫耀

 

曾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人最惹人討厭?”

 

有一個高讚回答是:“取得一點成就,便得意洋洋,到處炫耀的人。”

 

在莫言的小說《晚熟的人》中,有這樣一個情節。

 

在一次宴會上,前來赴宴的人,有各行各業的精英,甚至有將軍、高官。

 

在大家剛落座,準備吃飯的時候,一個中年男子突然跑到台上,搶過話筒,開始大聲介紹自己:

 

“各位領導,大家好,我叫金希普,是一位詩人……僅今年這一年,我就已經在全國一百所大學做了巡迴演講,舉辦了三場詩歌朗誦會,還出版了五本詩集。”

 

聽完這些話,所有人都對他投去讚賞的眼光,紛紛起身鼓掌。

 

他們心想著,這樣一個小小的縣城,竟能出這麼一號人物。

 

中年男子洋洋得意,便要給大家現場作詩:

 

“大饅頭大饅頭,潔白的大饅頭,芬芳的大饅頭,用老面引子發起來的大饅頭,家鄉土地生長出來的大饅頭......”

 

一首“饅頭詩”,讓大家大吃一驚,引起全場哄笑。

 

一位高管見狀,趕忙下令上菜,轉移了話題,才結束了這場鬧劇。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人貴自知,而後自省。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一個人不管有了多少成就,都已成往事,只有將過去清零,才能走得更遠。

 

文藝女神袁泉,出道二十多年,演技出眾,譽滿口碑,受到業界的肯定和觀眾的喜愛。

 

她是中國話劇百年名人堂最年輕的成員,憑藉話劇《簡·愛》獲得中國戲劇界梅花獎。

 

她還是金雞獎、金鶴獎、金馬獎、百花獎等獎項的大滿貫得主,出演的《我的前半生》、《中國機長》、《中國醫生》等多部影視劇熱度很高,廣受好評。

 

這些加身的榮譽,並沒有讓袁泉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她反而看得很淡。

 

她說:“我並不覺得自己是個明星。演員身上的那一點點星光,大多數時候是角色帶給你的。當你從角色、從熒幕走下來的時候,你就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每次她演完一部劇,就回歸到自己的生活當中,不製造話題炒作、不在社交平台刷存在感、也不參加任何綜藝節目。

 

俗話說,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天地無需自吹自擂,世人自當敬服。

 

只有輕浮淺薄的人,才會在取得一點成就之後,便開始沾沾自喜,到處宣揚。

 

而那些真正厲害的人,總是雲淡風輕,深藏功與名,從不顯露自己的鋒芒。

 

弱者話多,智者不言,越是優秀的人,越懂得謙卑,深諳為人處世的道理。

 

不沉溺於過往的成就,著眼於手中的事情,砥礪前行,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很喜歡這句話:“最好的人生就是,與自己促膝長談。”

 

人生在世,漫漫長路,真正厲害的人,早已學會悲喜自渡。

 

委屈,不隨意訴說,才能助力自己的成長;

 

目標,不隨意透露,才能專注奮鬥的過程;

 

成就,不逢人訴說,才能贏得他人的敬重。

 

點個贊,往後餘生,願你寵辱不驚,不因困苦而喋喋不休,不因讚譽而沾沾自喜。

 

做一個內心清亮通透的人,學會沉默自守,在生活的兵荒馬亂中,活成自己的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