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這4種消耗你的人,清理你的圈子

1
不斷消耗你的金錢的人
曾有人問過我一個問題:
“身邊有一個朋友,每次都讓我請客吃飯買單。
認識了多年,他沒有買過一次單,各種娛樂消費全部都是我結賬。
我不知道這件事兒是不是我太計較了,我該怎麼辦?”
我只給出兩個字:離開。
人與人交往並不是說這頓飯錢多少,歸誰出的問題。
而在於如果對方不能給你帶來價值,反而持續消耗你的金錢,這種社交姿態特別容易把別人當傻子。
這個世界上哪怕是你的親生父母,他們對你付出,還指望晚年你要盡到子女的責任和義務,去照顧他們的身體,更何況朋友之間呢?
別人每付出去的一分錢,心裡都有一個賬本,當這個付出跟收益嚴重不對等的時候,都會離開。
所以,當別人願意為你買單,願意為你付費那是真心把你當朋友。
但是如果你不斷藉此消耗別人的金錢,而沒有給予對等的回饋,結局便是分道揚鑣。
2
不斷消耗你的資源
《人世間》有這樣一段劇情:
周秉昆的發小喬春燕每一次遇到難題,就去找周秉昆,嚷嚷著:
“你哥不是當市長嗎,讓你市長哥哥給我幫一個忙啊?”
然後被周秉昆拒絕了。
周秉昆的拒絕在於不想讓哥哥濫用職權,不想給親哥哥添麻煩。
周秉義曾經讓省長老丈人幫了一個忙,解決發小上大學的問題。
結果就因為這一件事兒,老丈人對周秉義很不滿意。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找人幫忙託人辦事兒,表面看起來別人好像是舉手之勞,但是人情社會關係複雜。
有些資源都是別人長期花了很多的金錢、精力、利益交換才得以維護。
這讓別人看起來,貌似只是一句話就解決問題了。
而求人幫忙,你每求一次就消耗了一次人情,每求一次就欠別人一次人情。
所以,面對那種今天找你託人辦這個事兒,明天找你託人辦那個事兒,然後沒有任何感恩之心;
還要讓你持續搭上各種人脈、資源,背後還要讓你一個一個去還人情,這種消耗你的資源的人,盡量遠離。
3
不斷消耗你的精力和時間
我認識一個講師,他有一個原則:
不參加朋友飯局,除非是自己組局。
他這麼回答:
“我是企業講師,找我吃飯的朋友他們請我吃飯,在飯桌上說,'你給我出個方案唄,我企業現在該怎麼辦等等。'
我就是吃這口飯的,他們純粹屬於白嫖,想通過一頓飯搞定他們企業的問題。
我傻嗎?我就是靠時間、精力和智慧吃飯的人,他們這麼消耗我的時間我還有飯吃嗎?”
同樣我的一個插畫師朋友小葉跟我提到一件事。
一個朋友找到小葉要畫插畫,說反正你抽空的時候就幫我畫一個唄,我請你喝咖啡。
小葉回复說:
“對不起,我不免費畫畫,如果你想讓我畫就付費,一幅插畫的背後凝結了我的時間、精力、經驗、還有學費,這些全部都是錢。”
很多人總是喜歡去消耗別人的時間,白嫖讓幹這個乾那個。
然後他們會說你閒著也是閒著,抽空幫個忙唄。
魯迅有一句名言說得很好:
“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
同樣的時間,我可以乾很多更有價值,可以換取報酬的事情。
憑什麼花這個時間和精力,消耗自己的生命免費為你付出呢?
越是層次高的人越注重時間成本。
4
不斷消耗你的感情,給你帶來負面情緒
前幾天,我剛清除了朋友圈的一個人。
原因是他每天在朋友圈發洩情緒,懟天懟地懟空氣。
我不想在朋友圈看到傳遞負能量的人,每天還要讓我花精力去消化。
同樣,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誰在持續消耗我的情緒,快刀斬亂麻清除掉。
我曾經提過我的一個前同事,特別喜歡消耗別人的情緒的人。
怎麼消耗呢?
他特別愛抱怨,你跟他一起工作,每天都要接受他抱怨的負面情緒。
發生一件事情他永遠從負面角度,用負面思維去思考,然後讓你不斷做心理建設,消耗你的情緒。
比如要見客戶突然下雨了,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嘛,他會吐槽:“我就說別出門吧,你看看這鬼天氣。”
離開公司後,我再也沒有跟那個前同事有過任何交集,因為受不了這種情緒的消耗。
我特別喜歡《人世間》周蓉說的一段話:
“每個人的世界都很小,走得越遠,認識的人越多,你就越能體會到:
人這一輩子,你真的在意的,同時又在意你的人就那麼幾個,這幾個人就是你全部的世界。”
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一次性產品,便是你的生命。
你怎麼能夠如此捨得拿出你寶貴的生命,跟消耗自己的人周旋呢?
真正的朋友不是單方面持續地消耗,消耗你的金錢、消耗你的時間、消耗你的精力、消耗你的資源、消耗你的情緒。
而是你投以木桃,我報以瓊瑤,相互滋養、攜手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