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最好的活法:物質低配,家庭高配,精神頂配

中年人最好的活法:物質低配,家庭高配,精神頂配
value101 2022-01-18 檢舉

 

上大學時,我選修了一門管理學課程。

有一次,年過半百的教授,結合自己的閱歷談到對馬斯洛需求層次的見解。

他指著圖片跟我們說:

“人這一輩子精力和時間有限,沒法面面俱到。你要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不要把過多精力消耗在物質層面,多花點心思去照顧家庭,去豐富精神。”

中年人最好的活法:物質低配,家庭高配,精神頂配!

 

人生半坡,越活越通透,方才明白了多年前教授的那番話的深意:

物質低配,家庭高配,精神頂配,才是一個人最好的活法。

01

物質低配

海明威說,在一個奢華浪費的年代,人類真正需要的東西是非常微少的。

人過中年,當你濾除不重要的雜質時,其實也是在丟掉負累。

1956年的冬季,哲學家李澤厚在《哲學研究》上發表了一系列文章,稿費加起來有1000元。

這對於當時月工資只有60元左右的他來說,是一筆頗為可觀的收入。

雖然經濟變得寬裕,他的衣食住行仍照舊,不穿好衣服,不戴名表。

有人勸他給自己添置一身名牌襯衫,他拒絕了,說“名牌穿在身上是負擔”。

他專心致於事業上,最後寫出了《美的歷程》《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等著作。

在物慾橫流的時代,很多人看似支配物質,實則是被物質支配。

我們所窮盡心思佔有的東西,卻成為生活最大的羈絆,靈魂反而沒有安放之處。

古希臘哲學家埃皮科蒂塔曾說過,一個人生活中的快樂,應該來自盡可能減少對於外來事物的依賴。

環球免稅集團的創始人查克·費尼,雖然是聞名於世的富豪,卻一直堅持著簡樸的生活方式。

他經營著各類奢侈品,但身上破舊的眼鏡是從雜貨店挑的,10美元的卡西歐手錶從地攤買的,他說這塊廉價手錶的時間走得一樣準。

他沒有自己的車,外出都是乘坐公共汽車,手裡經常拎著一個塑料袋來裝各種文件。

中年人最好的活法:物質低配,家庭高配,精神頂配!

 

住在舊金山一間普通公寓裡,佈置極其簡單,牆上掛著噴墨打印的照片,桌子是一張破舊的木桌。

這就是查克·費尼的素簡之道,沒有琳瑯滿目的物品,身心落個大自在;沒有填不滿的慾望,過得簡單而豐盈。

心理學家施瓦茨提出過概念,叫“選擇悖論”

幸福意味著擁有自由和選擇,但更多的自由和選擇並不能帶來更大的幸福。相反,選擇越多,幸福越少。

其實,身邊的每一件東西,也是身上的包袱。

少年貪求物質的豐盛,但人到中年,要學會給生命做減法。

擯棄無關緊要的事物,過專注的生活,為人生留下空間。

02

家庭高配

林語堂說過,理想的家庭生活,就是有一個言笑晏晏的妻子,幾個可以和他在大雨中奔跑的可愛孩子。

後來,他用一生的愛,把理想變成了現實。

自結婚後,他除了寫作,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家庭。

林語堂經常用膠泥和蠟燭做成漂亮的小玩意,當作禮物送給孩子。一有空閒,就和孩子們一起吹肥皂泡。

窮苦時,他和妻子一起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日子安穩後,他們一起享受生活。

兩人也會鬧矛盾,但每次林語堂都會主動哄妻子笑。

在金婚那天,林語堂特地鑄了一枚“金玉緣”的胸針,刻上姆斯·惠特坎·李萊的不朽名詩《老情人》,獻給妻子。

走過半生會發現,家庭才是我們最重要的事業,經營好家庭的用心程度,決定了一家人生活的溫度。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