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不同,人生就不同

信念不同,人生就不同
value101 2022-01-18 檢舉

 

“你對自己感到滿意嗎?”

 

日本曾就這個問題針對不同國家的人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美國有86%的人對自己滿意,英國有83.1%,法國有82.7%,韓國有71.5%。而日本還不到一半,僅僅有45.8%。

 

對自己不滿意的結果,是自卑、焦慮、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也不知道該怎樣去愛自己。

信念不同,人生就不同

 

從前,我們把“自戀”當作一個貶義詞,認為只有做到什麼樣的成績、達到特定的標準,才有資格相信自己、喜歡自己。

 

過猶不及的是,很多人把這些成績和標準當成了自己的價值

 

做得好,就自信;做不到,就自卑。

 

習慣了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即便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也什麼都不說。

信念不同,人生就不同

 

《自我肯定的力量》 的作者彌永英晃,是一位心理諮詢師、心理訓練師,為12000人做過心理諮詢,治愈率高達98%。

 

他自己也是曾經是一個自我價值感很低、自卑敏感的人。

 

學習心理學之後,他開始思考,為什麼我會沒有自信呢?

 

他發現,自己是在“學習好的孩子才是最棒的”、“聰明的孩子=有價值的人”這一觀念的灌輸下長大的

 

作者的父親在一家大型建築公司工作,他先後一級建築施工管理技師、一級土木施工管理技師、一級造園施工管理技師等建築領域的頂級資格證書,同時持有高中教師資格證。

 

對於他來說,頭腦聰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就算考試得了99分,那也不是滿分,毫無價值;如果拿不到班級第一名的話,也毫無意義。

 

“為什麼孩子明明和自己流著相同的血,卻連這點事情都辦不到呢?”

 

他越想越不解,越想越氣。一旦作者學習成績下滑,父親就會對他破口大罵,甚至扔東西砸他。

 

在這種教育環境裡,作者始終被恐懼支配著。

 

“我很笨,我不行。我應該好好學習。”

 

“我應該……”的思維方式便深深根植於作者的腦海當中。

 

很多抑鬱症患者都抱有一種“非黑即白”的觀念,就像在作者父親的眼裡,只有學習好的孩子和學習差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其他中間選項。

 

在學校受了欺負也不敢跟父母、老師透露一丁半點,因為這只會讓自己顯得更加無能。

 

心理學認為,人的軟弱與偏見,在0-6歲的時候就已經被濃墨重彩地描繪在人生劇本上了,幼年時期的心理創傷和消極的人生劇本,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信念和選擇。

信念不同,人生就不同

 

信念不同的人,人生也不同。

 

比如兩個同事在等地鐵,目的地是同一家公司。

 

碰巧車站裡響起了廣播,說地鐵系統出了故障,要晚一個小時才能到。

 

一個人說:“搞什麼啊!大清早就這麼倒霉。給討厭的上司打電話也夠煩的了,不早點到公司的話今天的工作又完不成了。等地鐵修好了,一定是擁擠不堪,大清早就遭這份罪,煩死了。”

 

另一個人說:“沒辦法啊,地鐵終歸是機器,難免出故障,不如去附近咖啡廳裡坐會兒,還能把上午要準備的材料寫完,這樣也省了不少時間。”

信念不同,人生就不同

 

面對同一件事,不同的情緒反應,就來自於內心的信念。

 

一個覺得自己很被動、很倒霉,地鐵壞了害自己遲到、挨罵,只能消極等待;另一個則覺得地鐵是地鐵,我是我,地鐵不可控,但我可以控制我去做什麼,會積極行動。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